苏州医工所举办第九期“BMEF科灵学术论坛” 汪联辉教授作报告

作者:张艳微 时间:2024-07-19

7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举办第九期“BMEF科灵学术论坛”,邀请了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智能材料与诊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的汪联辉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苏州医工所副所长周连群研究员、医用光学室巩岩研究员、医学检验室缪鹏研究员等出席论坛,论坛由巩岩研究员主持。

巩岩研究员向汪联辉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论坛设立的相关背景、汪联辉教授的科研经历及参会嘉宾的科研背景。

汪联辉教授作了题为“面向生物医学诊疗的智能微纳材料/机器”的学术报告,主要包括用于血栓治疗的智能微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的脂质体/外泌体免疫疫苗(个体化)以及用于细菌生物膜感染治疗的功能纳米材料。在报告中,汪教授首先概述了智能药物精准设计与可控组装的研究背景和思路,重点介绍了基于局域界面自组装策略的磁声复合微纳机器与仿真血小板微纳机器、可逻辑运算的智能DNA纳米机器及其在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基于功能化细胞外囊泡的高效肿瘤免疫疫苗研发,基于微环境调控策略的纳米抗菌剂以及基于屏障破坏-免疫激活策略的纳米抗菌剂在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最后,汪教授对多功能药物载体、精准药物输送、精准医学诊疗进行了总结:面向临床需求,实施“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产品开发”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攻关智能药物重大科学任务,服务国家在重大疾病、精准诊疗方面的战略需求。

报告会上,汪联辉教授还与聆听报告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报告会后,苏州医工所副所长周连群研究员向汪联辉教授赠送了纪念证书。

汪联辉,南京邮电大学教授。1998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工作,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研究院任博士后研究员、助理教授。20056月受聘复旦大学,任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2011年加盟南京邮电大学,现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智能材料与诊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教授。汪教授长期在生物光电子学、纳米光电材料、纳米生物医学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包括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Protocol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JACS等学术期刊论文300余篇,被SCI文章他引25000余次。先后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