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作为一类兼具广泛工业应用价值与显著生态环境风险的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导致该类物质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引发生物毒性效应,并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发育毒性及内分泌干扰特性,现已被列为全球重点管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续累积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与人体暴露健康威胁,使得PFAS污染治理与痕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环境分析化学领域的重大挑战。
图1. 氟-阳离子双功能化磁性复合超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示意图
图 2. 自组装构建氟-阳离子双功能化磁性复合超粒子。
图 3. 氟-阳离子双功能化磁性复合超粒子对PFAS的吸附性能表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白鹏利研究员团队提出一种氟-阳离子双功能化球形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与磁性粒子自组装构建磁性复合超粒子(SPs)。SPs对PFAS展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在1分钟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达614 mg/g。 同时,将该材料用于磁性固相萃取(MSPE)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分析,成功实现了18种典型PFAS化合物的超灵敏检测,检出限低至0.0009-0.13 ng/L。在实际环境水体及生物样本中,该方法表现出80%-120%的良好回收率,为PFAS污染治理与监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 “Self-Assembled Stable Magnetic COF Super-Particles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for Efficient Removal and Detection of PFAS Combined with LC-MS/MS” 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中科院一区TOP)上。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与上海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唐宏震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白鹏利和何良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