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即开工,开工就是实干。“新春第一会”,江苏吹响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产业科技创新迈入“攻坚年”,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在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连日来,《科技周刊》记者走进多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面对面,了解2024年他们的攻坚“路线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
强化龙头带动效应,加快江苏合成生物产业战略布局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在谋发展的‘百宝箱’中,摆在第一位的是科技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分析,江苏正在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这就要汇天下英才,勇挑大梁。在去年11月江苏省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将“合成生物”定位为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而加速合成生物产业创新,正是他努力的方向。
名城与名校产教深融,推动产业向中高端价值链迈进。据悉,南师大与常州携手深耕产教融合,实现名城与名校的优势互补。去年10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参与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在常州国家高新区开园。黄和介绍,创新园以南京师范大学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为产业孵化平台,以恒泰第一工园为核心基地,建成综合性、集成性、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构筑从产业前沿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绿色产业示范的创新链条,实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打造千亿产业。去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揭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教授应邀担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强化龙头带动效应,推进合成生物人才引育模式创新。”他认为,要围绕合成生物学科学与产业发展主线,将源头基础研究的优势高校院所,与底层技术把控与工程化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以及下游产业布局高度契合江苏产业基础与规划的领域进行筛选锁定,制定龙头对产业链节点企业投资的引导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以生态位视角促进合成生物产业成链,打通从“基础科研到场景应用”的“学—研—产”一体化建设路径,巩固产业稳定发展。
加快江苏全省合成生物产业战略布局,各方力量亟须形成合力。“江苏应在合成生物学平台、合成生物学重大项目上给予更多支持。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力量,吸引长江经济带乃至更广范围高校、研发机构,针对涉及国民经济领域重大需求开展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助力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黄和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色智能制造团队骨干汪俊:
发力高端装备,攻关复材成形技术
航空航天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龙头,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过去一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色智能制造团队不断推进若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力突破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技术的卡脖子难题。
近日,团队最新研发出了某大型三维编织装备核心功能部件。“三维编织是在传统二维编织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纺织技术,通俗点说,就像用头发丝粗细的新型复合材料编织产品,与传统二维编织的产品相比,三维编织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非常适合制作各种复杂形状的高性能纤维结构件、连接件。”团队骨干汪俊教授告诉记者,过去国内大量人工编织,一个构件制造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满足不了工程需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研制柔性自动化装备,让电机带着成百上千根纱线相互穿梭交织,智能协同自动编织出各类复杂形状的构件。”汪俊告诉记者,今年团队计划研制出数字化三维编织装备,实现大型复杂构件自动化制造,并推动该技术在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企业中应用,大幅提升现有构件的性能,实现新一代装备加速迭代升级。
在太空环境中,有许多条件都与地面增材制造存在极大的不同,比如微/零重力、高真空、极端交变温度等,这些条件会对模组运动、设备控制、材料流动、固化等等各方面产生复杂和耦合的影响,导致精确控制变得异常困难。汪俊介绍,面对这一挑战,团队在地面正搭建太空环境模拟系统,重新设计了3D打印头的结构,采用更加耐受真空和温度变化的传感系统和材料供给系统,以适应太空环境下的稳定工作和控制。同时,团队研发出先进的打印路径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打印状态,实现了对打印工艺的精准控制。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地面模拟环境下的部分打印难题,为进一步实现太空在轨制造奠定了基础,目前正与国内相关单位开展科研合作。
“高端装备遇到的‘卡脖子’难题,靠一家单位难以突破,需要相关方面牵头,联合体协同攻关。”汪俊告诉记者,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所有相关单位每周都要汇报进度、论证研讨,“在每一项事情中都可能会遇到上百个难点,充满挑战”。在汪俊看来,高端装备往往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产业辐射、促进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处在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对优势资源进行集中规划,促进跨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拓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途径。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所深海采矿车研发团队:
向“深海开发”迈进,我国首台深海采矿车千米海试在即
刚过完春节,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所研究员杜新光就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了新的一年工作中,为最新研制的我国首台深海采矿车做千米海试前的准备,“深海采矿是我国深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科技正在加快从‘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向‘深海开发’迈进。”
其实在去年12月底,这台深海采矿车就已经在连云港海州湾连岛海域完成整车首次浅海试验,这是该类装备首次浅海试验,成功验证了深海重载采矿装备水下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杜新光解释,海域、海况的不同,也会影响海试结果,所以此次在进行深海海试之前,不仅要对原先部分功能进行改造升级,还要根据不同实验环境调整功能设置、保养维护零件。
他介绍,深海多金属硫化物是一种富含铜、锌、金、银等多种金属的深海矿产资源,所含金属是陆地同类矿物的600多倍,极具开采价值。而深海采矿车正是专用于开采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的“神兵利器”。
采矿车能否在并不平整的海底保持稳定?采矿车能否对硫化物切削的同时抽吸?采矿车进入海域能否自动导航规划路径?这些都是杜新光和团队成员需要克服的难题。经过10多年的技术攻关,这台采矿车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据悉,这台长8.2米、宽3.9米、高3.5米,空气中重量达21吨的深海多金属硫化物采矿车,具备地形自适应及采收一体化功能,可以通过导航及路径规划,完成自主行走。突破了水下布放回收姿态自动定向控制、深水大功率液压驱动、信号传输与智能控制、三维数字孪生可视化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硬矿挖掘、陡坡行走和远程集控的难题。
随着采矿车进行千米海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杜新光和团队成员既紧张又期待:海试成功将意味着采矿车从研发走向工程化迈进了一大步。“我们争取,今年内完成千米级海试,继续保持团队在多金属硫化物开采技术领先优势,为适应深海采矿装备大功率、重载发展趋势,积累经验。同时,基于‘绿色’‘智能’的思路,在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方面,论证新的采矿模式,研制悬浮式采矿车原理样机。”杜新光说。
苏州医工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西斌:
解决“卡脖子”难题,国产医疗器械加速“破局”
“见微知著”,让医生在清晰的大屏上就可以观测患者身上的微小病灶,并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诊断,这是显微内窥镜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效用。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就有这样一个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地投入光学显微内窥领域,“从一个螺丝钉开始”,积跬步致千里。
2024年新春刚开工,苏州医工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西斌就已经在为新一年的研究项目“招兵买马”。“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将投入内镜机器人的研究,这一项目是医疗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交叉领域。因此,我们正在招聘多元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
此外,在2023年,杨西斌团队与北京友谊医院合作,联合获批共建“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消化健康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平台,这也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多年来,随着临床诊疗范式的改变,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科研方向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显微内窥镜也在向微型化、高分辨率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杨西斌介绍,“举个例子,多年前,如果患者确诊肠道疾病,可能要在腹部进行开刀、动手术、再缝合,创伤很大。当有了内镜机器人,不仅能让患者承担更小的创伤,它的自主操作能力还能够‘解放’医生双手,达到更精准的切除治疗。”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医用内窥镜就一直面临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2010年来到苏州医工所工作的杨西斌,面对着没有实验室、缺少学科带头人、缺乏科研经费的窘境,没有被吓退。经历多年的艰难求索,杨西斌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速共振扫描成像、微弱荧光信号探测、0.8毫米内窥镜头的加工组装等技术,彻底结束了微型镜头只能在日本、欧洲等国加工的历史。团队研发的显微内窥镜设备,在2022年拿到了注册证,在成本、分辨率、成像速度上都相较进口设备更具优势,已经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试用。
“进行医疗器械研究,最核心的是要符合医生的使用需求,最终目的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杨西斌向记者坦言,工作多年,每月跑几趟医院,线上线下和临床医生密切交流,早已是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多年来,我们交到了很多一线医生朋友,根据他们的实际临床需求,我们将其转化为工程技术的实施方案。”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究院部门副经理韩连山:
专注电力系统,用能源科技守护万家灯火
“二三十年前,城区突然停电是大部分人的记忆。而近年来,大范围停电、局部停电概率大幅度减少,这就是我们在电力领域保障中发挥的作用!”提及自己最近正在从事的科研工作,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究院部门副经理韩连山如是说。新年以来,韩连山和团队同事们在电网安全保供保电及节能减碳方面持之以恒,守护万家灯火。
前不久,江苏“新春第一会”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这个中心,电力能源行业需担重任!”关注“新春第一会”的韩连山表示,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方向。“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双碳’目标,我国由此掀起新能源发展的热潮,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十年。南瑞继保30多年来专注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新能源储能等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具备领先优势。”韩连山说。
放眼电力能源科技产业,近年来,南瑞继保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2022年6月,公司完成了国内首套构网储能并网,并在西藏电网一次性应用了十几套构网储能,有效提升西藏电网负荷保供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2023年3月,公司完成了额济纳源网荷储一体化电网建设,实现额济纳全域绿色电源停电不停供的目标。“2023年底,我们实现了世界首套高压大容量构网SVG和静止同步调相机并网运行。”韩连山自豪地介绍,这些项目提升负荷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
“2024,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电网,系统分析掌握技术发展趋势;集思广益,研判行业技术发展,提前布局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制。”韩连山告诉记者,研发团队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已经开展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的影响研究,针对系统特性和需求,提前开展了新能源功率控制、构网控制、变速抽蓄、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绿电制氢、智能运维等技术研究,能够从容支撑当下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
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张连山:
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引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医药行业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基本由国外品牌垄断。近年来,这种现象逐渐被打破,国内的创新药企正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江苏省历来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及转型升级,多年来保持全国医药大省的领先地位。”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张连山表示,作为植根江苏、全球发展的创新药企,恒瑞医药也一直深入践行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从事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工作,为人类健康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张连山在医药领域深耕多年的初心。自1982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张连山赴德国深造,后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先后担任美国多家头部药企首席研究科学家、资深研发总监。2010年,他回国加入恒瑞医药,负责公司创新药研发及研发策略工作。
“恒瑞医药一直力求成为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近年来持续加码研发。”张连山介绍,自2011年首款创新药获批上市以来,截至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300亿元,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公司聚焦抗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进行创新研发。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6款1类创新药、4款自研2类新药,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7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其中,公司多个上市产品开创“全球首个”“中国首个”,如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针对中国高发晚期肝细胞癌的PD-1抑制剂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组合,在美国申报上市获FDA受理。
“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创新靶点过于集中、‘内卷’竞争严重等一系列挑战。”张连山表示,在这样的形势下,恒瑞坚定实施“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拓展多元化产品管线,在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国际化,造福更多全球患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张宣 杨易臻 蔡姝雯
图片 受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