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程晓琳
“这部分实验数据需要再验证一下,一定要保证足够精确。”3月13日一早,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医用声学技术研究室主任崔崤峣就开启新一周实验工作。近期,崔崤峣团队研制的新型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设备具备对脊柱椎弓根钉道内壁的高精度成像识别能力。“目前国外暂无此类突破,我们聚焦该领域原始创新,研发成功后可有效赋能脊柱外科手术。”
当前,体内高频超声探头基本依赖进口。“电子胃镜的器械通道直径只有2.8毫米,超声探头要从圆孔里边穿过,就必须做到直径小于2.8毫米。”崔崤峣告诉记者,超声探头要兼顾尺寸、穿透力、图像分辨率等高标准要素,有许多技术难题亟待破解。
“经过12年的积累,我们攻克了一系列产品的关键核心部件技术,也支撑了多家国内首套相关高端产品。”崔崤峣介绍,她和团队下了决心要做国内同类技术的探路者。
研制超声内窥镜时,关键工艺换能器切割工艺长达六七个小时,团队常常工作到凌晨。为此,崔崤峣与团队组建了突击队,打响团队接力战,一周内完成近20轮切割,改进微小复杂结构切割和焊接工艺,终于实现了在米粒大小器件上连线头发丝粗细的器件。
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超声内窥镜微探头,体积只有“一粒米”大小,但可探清胃部五层病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血管内超声探头核心器件,在血管内的部分成像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但价格只是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国产化成本。
“在科研论文实验中,以百分之一的概率得到了目标结果,即可证明可行性,但在实际成果转化中,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稳定性、可靠性。”崔崤峣认为,近年来科研工作原始创新完成了从“以论文先”走向“以实干先”的转变。在技术攻关时,研究能否从论文变成真正用得上的、企业可以承接转化的产品,需要完成一次不容有失的“峡谷跳跃”。
曾经在一次科技攻关“长跑”中,团队发现了一个测试曲线堪称完美的探头,但对接企业却要求团队再做出100个该性能的探头才能证明技术成熟性。于是,崔崤峣带领团队把流程反复推演了无数次,后来发现是关键步骤时一个无心的失误意外获得了性能最好的微型探头。随后团队又花了半年时间对此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最佳工艺参数,“我们用类似透明文件夹的包装存放样品和测试报告,几百份样品装满了几大本文件袋。”
“我们也不知道在路上能走多远,但就一直坚持下来了。”崔崤峣一直告诫团队成员,要从实际需求中解决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的科学问题,而不是简单为了发论文或抢山头。“高端产品国产化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性能高而且成本低,这场仗就打赢了。”
近年来,团队攻克了超高频微型超声换能器关键难题,将超高频超声信号发射接收、成像与图像处理等核心技术牢牢攥到国人自己手里。目前,团队研发的超高频微型超声探头,可以应用于内窥式成像诊断、介入式治疗等诸多领域,性能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支持了国内多家企业创新医疗设备研发与核心部件。
在超声治疗探头及系统研究方面,团队就血管腔内溶栓系统和溶栓导管展开技术攻关,完成溶栓原理样机及介入溶栓导管研发工作,提升溶栓效率50%—300%,并拓展超声消融等多种微型体内超声的应用场景。曾有一位企业家给出的评价让崔崤峣记忆犹新,“他说,团队改变了中国超声探头行业的格局。”
“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将研发真正应用到医疗产品研发一线,让百姓真正受益,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踏实做好每一步科技攻关,壮大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我们正在路上。”崔崤峣说。
(来源: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3/15/node_12.html#content_117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