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日报】行业“大咖”为威海发展建言献策:凝聚新共识 开拓新未来
作者:
时间:2021-07-28
7月27日,中国(威海)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暨2021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开幕。国内行业领域“智慧大脑”云集威海,围绕“新材料·新动能·新合作·新发展”展开热烈讨论,为我市新材料产业“产学研用”全链条发展建言献策。
当天,记者分别采访了12位业内专家,倾听他们为威海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给出的建议。
发展新材料产业,一定要久久为功
“有研集团在山东设立的首个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将建成集创新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应用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大会上,有研集团、荣成市政府共建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揭牌,王兴权说,这将为威海实现稀土高端应用方面的提升跨越再添动力。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的成立被称为央企头一次和最基层的村级企业合作,牵手后,我们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造,推出了新产品和新工艺,公司的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产生巨大飞跃。”王兴权说,未来将对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而刚揭牌的研究院正是一个提供技术支持的载体。
他表示,研究院未来的发展将聚焦稀土磁性材料前沿发展方向,重点开发满足5G通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发展亟需的关键磁性功能材料及其产业化共性技术,为稀土永磁材料行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与平台支撑。
对于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王兴权建议,威海要以产业龙头单位为主体,形成产业集群和良好的产业生态,凝聚技术、服务,抱团发展。他表示,发展新材料产业,一定要久久为功,以行稳致远的气魄谋划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蓝图。
聚焦科技拉动 占领技术研发制高点
“有研在威海扎根以来,发展捷报频传,这不仅来自于政府的支持,也从侧面印证,威海新材料产业发展劲头十足,势不可挡。”李红卫称赞道。但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产业发展的短板——缺少资源支撑,因此,他建议,新材料产业要向“科技拉动型”努力,不断突破尖端技术,支撑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聚焦科技拉动,李红卫建议,首先要沿着产业链布局研发链,突破产业链每个环节的“卡脖子”项目,同时还要注重前瞻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用科技汇聚发展优势。
在英创会上,新成立的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锚定“科技拉动”。“我们研究的都是行业领先内容,突破的是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技术,并且研究工业化技术,研发成果可以直接进行产业化,将来要占领稀土永磁材料技术研发的制高点。”李红卫说。
李红卫还建议,要创新校企地三方合作模式。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村办企业——宏秀山磁业有限公司,与央企“牵手”后,实现了年产磁片20亿片。因此,李红卫建议,“要打造更多这样的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典范,带动中小型企业向高端转型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聚集培育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团队
30多年没有回威海的杨金波,此次回来,不禁感叹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看来,变化源于两个“力度大”:一个是招才引智力度大,一个是高科技企业引进的力度大。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英创会,但这个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的人才盛会名声在外,这三个字是威海向全世界递出的招才引智的闪亮名片。”杨金波说,一所所驻威高校及科研院所拔地而起、一项项真金白银的引才政策出台,让他看到了威海吸引人才、扶持人才、服务人才的满满诚意,看到威海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人才发展道路。
“新材料·新动能·新合作·新发展”是本届大会的主题,稀土永磁材料正是杨金波研究的一个领域,行业内一直流传着一段有研集团与荣成市人和镇一个村企合作的“佳话”,这让他颇为赞赏。“稀土龙头的青睐,为威海稀土产业链布局开了个好头,这个产业链下游包括风电、磁悬浮列车、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杨金波说,前端做起来后端再顺势跟上,整个产业链就能成型起势,成果可以辐射带动全国。
着眼高端,就更离不开人才的保障。杨金波建议,威海可以积极响应“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规划大科学装置集聚区,聚集培育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团队,从而产生连锁效应,促进技术、金融等要素有序流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硬核技术在手,带动下游产品开发
为什么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的碳纤维材料用量还没有铝合金多?“碳纤维是新材料,如果用它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需要在人才、技术和数据上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而经历这个过程后,将会出现井喷式爆发。”李敏认为,威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础好,可以抢占发展的先机。
在本届英创会上,光威复材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郑重签署无人机产业复合材料技术及相关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很多人印象里,光威是生产钓鱼竿和碳纤维的企业,其实多年来,光威一直致力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全产业链条的研发和生产。”李敏不时流露出对威海这家民营企业的喜爱,“光威成功实现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新材料产业的转型。硬核技术在手,不仅碳纤维产品品种不断增加,还开发了下游高附加值的产品。”
李敏建议,利用技术辐射的方式去带动下游产品的开发,进行多样化的市场应用可以作为一个可复制、可学习的模式进行推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敏还在当天举办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论坛上,开展项目对接和技术交流,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看到威海有这样好的产业基础,我们都特别愿意聚集在此进行学术研讨,寻找合作契合点。”李敏说。
特色就是产业的生命力
“威海的新材料产业是非常有特色的。”魏化震对威海新材料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整个国家层面,威海的新材料产业都有很突出的地方,比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等,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方面,威海是国家碳纤维的发展高地。
“威海作为国家碳纤维的发展高地,光威复材为国家碳纤维国产化自主保障作出巨大贡献。”魏化震再三强调说。
魏化震之所以这样讲是有缘由的。魏化震说,在此之前,我国无法自主研发出碳纤维,碳纤维相关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在艰难时刻,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苦心钻研,率先在国内实现了T300级碳纤维的国产化自主保障。这之后,光威复材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不断进行系列产品产业化,从中频级碳纤维发展到现在的高频级碳纤维。
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魏化震建议,威海未来产业发展要继续突出特色,在特色产业基础上,发展新材料产业。比如说,碳纤维及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制造特种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就是特色产业基础上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优秀实践。同样,以威高集团为首涉及的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也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这就要求威海突出特色,研究一些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也能具有明显先进性、特色的东西,不要陷入无序竞争和恶劣竞争中。
用好“1+4+N”创新平台,打造产业集群
“这个会开得非常及时,很有意义!”在英创会现场,朱波对会场推出的“揭榜挂帅”竖起了大拇指。
在朱波看来,通过“揭榜挂帅”,可以达到技术与人才互通的效果,既能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更好的平台,也可以为企业获取自己需要的人才提供通道。其核心就是把已经成熟或者接近成熟的技术快速推出来,并和企业需求直接挂钩,而这十分有利于威海新材料产业的加快发展。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朱波认为,目前,威海的新材料产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也将是支撑威海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七大产业集群是威海提出的大目标和方向。”朱波非常赞同这个思路。他认为,威海要想发展,就需打造产业集群,把更多适合威海发展的产业向这里聚集。
如何聚集产业?朱波从三个方面给出答案:拿出一些更加强有力的、能够实施落地的措施,促进产业集聚到威海。要想将产业吸引过来,就需要打造更精致的软环境,提升城市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的精致度。在科技发展方面,威海应该发挥好“1+4+N”创新平台作用,把指标落实在考核表上,起好资金、基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在已有的平台或已转化的技术成果上,进一步提升产业数量,提高产值,实现整个GDP的增长。
汇聚全国智力资源,让威海企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一家民营企业,成为国产高端碳纤维主要供应商,这是如何做到的?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认为,这得益于企业建造的专家库。
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高性能碳纤维研究,对徐樑华来说,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老朋友”了。在他看来,这家民营企业解决了国家战略问题——碳纤维这一“卡脖子”问题,是威海的骄傲,值得自豪。
他指出,在碳纤维方面,威海最大的优势是工艺和装备“两条腿走路”。其领头企业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资金链优势,可以解决装备问题,并助力研发工艺。但也有其短板,就是应用服务能力偏弱,人才聚集力度较小。随着国家的重视及威海企业自身发展,短板会慢慢补齐。
“碳纤维是高科技材料品种,虽然目前有非常好的基础,但从今后发展来讲,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徐樑华说,威海企业要向光威复材学习,继续打造人才库,汇聚全国智力资源,把中国碳纤维的高精尖力量都归集到企业身边,结合我国科技研发力量,承接国家任务,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做到应用需求前景下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建设,把威海的碳纤维产业做大做强,真正代表中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培养新材料领域的本土人才
参加本次英创会,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包建文显得十分兴奋。提到碳纤维复合材料,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对威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培养新材料领域的本土人才。
说到威海光威集团和威高集团,包建文不吝赞美之词,对光威的碳纤维产品和威高集团在医用材料领域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
包建文表示,威海的优势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的成绩,也在于威海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吸引力的地方政策也会强有效地助力产业发展。
包建文认为,人才是目前威海碳纤维复合材料飞速发展的短板,相比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威海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虽然地方政府给了很多支持,但依旧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推进威海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包建文建议招揽全国的优秀高端人才,同时大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让人才本土化。“企业要重视自己培养高端人才,这方面光威集团做得很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基本实现本土化。威海企业可以借鉴光威集团的做法,留住高端人才。”
发展、环境两手都要硬
“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循环已纳入‘双碳’战略,减少固废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契合国家重大需求发展。”王玉忠表示,威海作为全国卫生城市,碳排放量相对很少,威海应该保持这种优势,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王玉忠结合威海实际情况,肯定了威海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为威海高分子材料产业下一步发展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我们国家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但是目前我们能源消耗领域碳排放量比较大,继续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迫在眉睫。例如塑料,增强循环利用以后就会降低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也可以减少焚烧塑料产生的污染。”王玉忠说,他了解到威海有好几家企业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建议这些企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多注重研发环保产品,降低碳排放量。
对于威海高分子材料下一步如何发展,王玉忠分析全国材料行业的形势后表示,威海目前在碳纤维发展领域有很大优势,目前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果可以提高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相关原材料以及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将来一定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整个碳纤维材料行业发展。
药企应在细分行业、细分领域方面下功夫
针对目前威海生物材料发展情况,艾华的关注点放在了国家药品集中采集后的威海药企,他认为,应该重点探索国家药物集中采集以后,企业将要面对的挑战,保持高研发投入。
近年来,药品的全国集采顺利推进,地方也通过试点扩大集采范围。面对利润下降的情况,药企如何继续在研发领域保持高额投入,艾华提出了自己的思索和建议。“我们知道药企研发一个药品,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投入上亿元的资金。”艾华说,面对国家集中采集以后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价格下跌,利润空间明显压缩的情况,药企更应该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专注于某个板块。
“能进入集中采集的企业都是很有规模的企业,例如威高集团,就细分为威高骨科、口腔、血液透析等领域,如果要提升利润空间,就要在细分行业、细分领域方面下功夫,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艾华说,集采后规模及原料药成本将是未来药企的关注点,对于大多数中国药企以及威海药企,尤其是研发型驱动企业来说,更需要认真思考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型企业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唐玉国
“放眼全国,威海在医疗器械产业上有绝对性优势。”与威高集团合作20年,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玉国亲眼见证我市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对产业发展现状十分肯定。
在唐玉国看来,我市的“绝对性优势”从两方面呈现。“首先,威海定位非常正确、精准,医疗器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以此为主导的产业是很有前瞻性的;其次,威海政府有作为、很务实,市领导带头行动,为产业发展争取到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为打造产业高地、完善产业生态圈夯实了基础。”
尽管占据了产业制高点,但威海的野心不止于此,对于产业向更高层次提升,唐玉国建议,首先要补齐产业链条。“威海有威高这个龙头企业,能发挥很好的带动作用,还有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这样的双一流高校,在人才培育、技术研究上都有基础,不过中间环节研发力量较弱,在补链的时候强化一下,整个产业体系就齐全了。”
其次,要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威海的企业普遍很注重研发,但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压力大,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不够的,可以开展金融指导,帮助企业用好知识产权质押、科创贷、科技支行,还可以设置政府引导基金,引进大型基金企业,引导社会资金配置方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型企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唐玉国强调,推动产业向优发展,一在资金,二在人才,要强化对人才的奖励扶持,打造人才生态圈,依托项目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人才驱动发展。
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
“今年我们要打造第三期中科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这么多年的合作让我感受到,威海企业创新意识非常强,企业对创新人才、技术的需求量非常大。”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副主任刘勇说。
如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他给出了破解之道: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政产学研用共同体,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集聚项目人才,助力企业突破发展。
“威海政府对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和服务都很好,我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吸引国内外前沿的科研院所、技术人才参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更多更快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发展厚植动力。”针对具体方法,刘勇建议,首先要政府搭台。
“其次,围绕龙头企业做文章,放大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鼓励大企业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带动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展。”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政府搭台的同时,企业的参与度也不能忽视,刘勇建议,企业应重视创新,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政府协调配合,共同发力。
多年来,中科院与威高集团深度合作,已经形成了合作范围广、研究层次深的共赢局面,刘勇表示,将探索打造中科院与威高产学研平台建设的典型样板,形成一套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助推威海医疗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文字记者:孙艺嘉 于淑仪 宫子媛 贾文娟 摄影记者:刘志鹏 杨正
(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7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