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一位80后研究员的执着:研发也是一种修行

作者: 时间:2019-02-13

  从创新性较强的想法到实用的产品有多远?记者采访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王策的时候,这个说话慢条斯理、温和淡然的80后正在实验室调试流式细胞分选仪。大部分工余时间还是跟仪器、零件泡在一起,在同事们眼里,他有一股对科研的“执着劲”。

  去年,苏州医工所自主研发的流式细胞仪拿到了“准生证”,成功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这里面浸透了王策和小伙伴们历时八年的辛勤和汗水。

  这个被称为细胞生物实验室“CT”的仪器,可进行每秒10000个细胞的多参数高通量测量。立项之时在国内还是空白,现已取得十多项发明专利。研究团队先后经历了系统方案设计、关键模块开发、原理样机集成、工程样机测试、产品样机试产等环节,最终到可上市销售,其定价将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

  “一种医疗器械开发的周期很漫长,整个过程,研发只占到约1/3的时间,中间批量和放大的过程占到1/3,然后报批包括后期评审沟通又占了1/3。”流式细胞仪的研发,王策和他的团队是从原理图开始的,在每一个细节上深思熟虑、仔细斟酌,直至将整机打磨成熟。

  从单个细胞光信号的激发产生,到荧光信号的电子学处理,再到细胞数据的计算机显示,整个过程繁复而精巧。

  2013年年中的时候,解决了原理方面的问题。2014年以后大家做批量放大的工作。王策告诉记者,中试和放大生产的工艺要求是不一样的。当差距存在的时候,你就得去调试、磨合,不仅要技术可行,还要涉及成本控制。“举个例子,我们在测试一种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时,获取的数据老是跟标准品标称数据差个百分之几。最后通过多次实验与论证发现,我们用的第三方试剂和标准品实验试剂条件有偏差,导致了仪器结果差异,这一方面反映我们的仪器恰恰可以发现这种差异,但也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些类似的问题都需要大量实验溯源,找出原因。”

  “再比如说,我们的数据采集卡是八层的PCB板卡。此类板卡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是个很大挑战。但是如果按照市场价买一个,一块卡就要10万块钱,而且性能指标并不能完全覆盖要求。我们的科研人员‘讲奉献、肯担当’,投入两年时间最终完成研制,现在一块卡的物料成本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

  王策认为,做科研也是一种修行,砍掉杂念,专心地做好一件事,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

  2010年,当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医用新型流式细胞仪研制”立项时,他刚来所里不久:“细胞仪对当时的我来说仅仅是一个陌生名词,完全无处下手。只能自己看书,自己消化摸索。”团队里原有外国技术专家还因故回国,他和一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为此迷茫过。

  这八年中遇到的挑战不断:有时候做一个月实验,因为改进方向选错了,不但结果一点进展没有甚至还有可能倒退。最开始得到零星的标准品荧光信号大家很振奋,“标准品是三微米左右的一个小球,头发丝的四十分之一。”后来等到成千上万个信号一起处理的时候就很有挑战性了,涉及很多因素的调整,我们就一个个试,“比如我们为了实验温度控制能力,大夏天把空调调成制热,连续开了好几天,就为了看到实验条件更极端些的情况。”除了温度控制,还有很多因素混在一块,所以这个调整测试的过程是反复的。从开始有信号到信号比较好,遇到的问题大大小小有上百个。细节决定成败,有的问题一两天能解决,有的问题需要两礼拜甚至于半年。有耐心,精益求精,不要怕挫折,王策认为研发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大部分时间跟仪器打交道,在王策看来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测一个细胞,仪器界面上看不出啥样子,但当你测到几千个、上万个细胞的时候,它的散点图团聚的情况就变得很清楚,你就知道这个仪器基本上做成功了,结果很漂亮。“有天下午我和同事们一起实验,当用CD45抗体标记的白细胞清楚地分为三类时,大家几乎是手舞足蹈起来,三四年的工夫没有白费。其实做实验得到预期的结果,如同登山登到顶峰,远处的风景是最佳的奖赏。”王策笑着说。 本报记者 杨频萍

(来源:http://xh.xhby.net/mp3/pc/c/201902/13/c594038.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