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2019年1月30日《苏州日报》头版 □苏报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周建越
2018年,区域科技领军人才首超1000人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8%……目前,苏州高新区正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构建新体系、打造新布局、培育新动能”为思路,积极布局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打造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关键技术“谋”创新
吸引百家“大院大所”聚集孕育自主可控新动能
“一款超分辨显微光学镜,分辨率比现有光学镜提高了5倍,可观察到一根头发丝千分之一细胞内部活体运动”。近日,由位于高新区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这一研究打破外国垄断,拥有自主可控生产“超一流”高端超分辨光学显微镜能力。
这个历时5年研发成功的背后,其实是该区对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刻思考与实践。“自主可控首先要在关键技术上有所作为。”高新区发改局副局长蒋月霞表示,高端创新资源要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极为关键。同样在高新区,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持续多年研发创新,已成为全球少数几家能研发及量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公司之一,拥有国内唯一从芯片设计到量产的完整工艺平台,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突破国内“缺芯少魂”的产业格局。
“唯有在关键技术上深挖原始创新,整个科技创新才会拥有源源不竭的动力,才能推动科技优势‘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蒋月霞说。记者在高新区普源精电公司陈列馆看到,一堵密密麻麻的专利墙格外显眼:目前,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54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462项,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正赶超国际一流水平。凭借着厚实的创新“家底”,该公司设计出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示波器芯片组,打破了国际高端垄断,标志着中国电子测试测量行业步入全球先进行列。
在苏州高新区,为了凝聚“创新”,他们针对区域高校相对较为匮乏的现状,频下先手,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先后引进了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等近100家创新平台。越聚越多的院所平台,正为该区打造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释放着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动能。
数据显示,2018年该区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53项,创了历史新高;累计拥有各类科技领军人才,也首次超过了1000人次;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112件。
先导产业“聚”合力
推动可控产业链向全球中高端价值链发展
前不久,国网智慧能源与电动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高新区,未来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跨领域、跨行业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平台。该创新中心的落户,正是该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先导产业集聚区的一个缩影。
国家提出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目标后,高新区提出了要实现从产业源头到市场需求的全过程掌控,迈向产业发展3.0时代。全区经济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拓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世界工厂式’的产业结构,已不能继续担当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此,高新区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推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做法是:聚焦有条件、有优势的领域集中突破,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着力打造先导产业集聚区。即: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和应用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以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以医疗器械为主的大健康产业,形成了清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引领方向。
同时,将创新链和产业链紧紧融合推动能级提升。在胜利精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内,189台高速钻攻中心正有条不紊地快速运转着。“我们的19条自动化生产线已全部投入运行,成为了华东地区第一条3C行业智能制造示范线。改造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3%,效率和产出提升近40%。”胜利精密项目总监沈军表示,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单打冠军”。
近年来,高新区还抢抓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机遇期,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模式创新,涌现出了像胜利精密、莱克电气、路之遥等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超100家,累计获批各级“两化融合”项目90个。2018年,全区新增获批国家智能制造项目3家,累计达4家,还新增获批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6家,累计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数达33个。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增强区域自主可控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自主可控先进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通过围绕主导和优势产业,注重全产业链招引和培育,同步布局创新链,高新区将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形成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高新区科创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生态“求”突破
开创“科技金融”等集群式可控发展新局面
“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要求的积极行动,更是苏州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新明表示,今后高新区产业不能只看规模、体量,还要看控制力和竞争力。全区未来将整合产业、科技、人才、服务等丰富的创新资源,发挥多重资源叠加优势,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能量,全面推进创新引领发展示范区建设。
在打造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上,去年10月,该区推出了总规模30亿元、专为辖区中小企业服务的“高新贷”,可为区内早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0万贷款,助力可控科技成果转化。在创新生态上,去年出台了《促进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若干政策》《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若干意见》《加快苏州高新区总部经济若干意见》等政策意见,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全国股转系统首家委托服务机构“太湖金谷”等平台的影响力和功能优势,为产融高效对接发挥重要支持作用。作为省级特色小镇的苏州金融小镇,目前已集聚各类投资机构近500家,管理基金规模超800亿元,可为高科技企业成长、高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撑。
面对“自主可控”新要求,为避免上下游被“卡脖子”,发展“集群式”自主可控生态体系。该区的另一个做法是,紧紧扭住产业集群这个龙头。莱克电气就是典型一例。该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在20多年间实现了从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厂家转型升级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智能化生产企业。公司产品获授权专利超1600项,而它的15家备选铸造供应商,均在苏州。
医疗器械是该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全区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龙头创新平台,打造以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为核心的检测平台;以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企业孵化培育和产业化平台;以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支撑,打造产业链整合平台,聚力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至目前,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已集聚200多家各类医疗器械科创企业和集聚各级领军人才100多人。
建设自主可控产业体系,高效完善的政府服务体系同样是根本。高新区还围绕企业在创新研发中产生专利申请需求大做文章,依托辖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已入驻超过8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链。
根据高新区《关于加快发展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指导意见》,该区将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到2020年区内院校合作创新载体项目要超过1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要达到60%,全面构建起一个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