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苏州高新区:聚力大院大所 提升创新能极

作者: 时间:2017-10-20

  新华网南京10月20日电(中经社分析师 陈希希 孙寅)8月底,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在苏州高新区揭牌,为该区医疗器械领域高端创新和研发再添新力。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积极对接国内外大院大所,以合作共建等模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做优服务打造创新“强磁场”,不断提升本地特色产业的创新成色。

   “创新体”集聚 提升创新能极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高新区成立25年来,已成长为产值超千亿元的经济高地。新常态下,苏州高新区积极引进以大院大所为代表的高端“创新体”,提升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医药三大特色产业的创新能极。

   2017年前7个月,苏州高新区引进近20家大院大所,在7月份“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系列活动中,引入6家大院大所。截至目前,共有80余家大院大所落户苏州高新区,既有中科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智囊,又有国际化的创新载体,如中澳“江苏-维州研创中心”、苏州加州能源与环境研究院、瓦赫宁根苏州环境创新国际协同研究中心等。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说,大院大所创新资源丰富,苏州高新区特色产业集聚,两者牵手发展,碰撞出1+1>2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创新能极。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落户苏州高新区9年时间,孵化企业近30家;浙大苏工研院6年内衍生孵化企业百余家;中科苏州地理所4年多来孵化近10家产业化企业;中科院声学所苏州电声产业化基地今年刚落户就已孵化7家企业。

   大院大所成果转化,推动当地创新氛围日臻浓厚,成为苏州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今年前7个月,苏州高新区共引进孵化企业889家,批准省民营科技企业达185家。截至2016年底,苏州高新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9.31亿元,新兴产业产值1501.4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118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新能源产业产值133亿元;医疗器械产值64亿元,年产值增幅超20%。

   合作共建激发创新活力 

   合作共建是苏州高新区对接大院大所的主要模式。中科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在苏州高新区建立起共建研究院、所级转化机构等多个层级的创新组织,并由此衍生孵化出多家企业和平台载体,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在中科院与高新区合作共建下,探索创新了科研成果转移模式。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说:“医工所创建的是以研究所为依托,工程技术为核心,知识产权为纽带,资本为辅助,多要素紧密结合的新型成果转化模式。”

   唐玉国说,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建设了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6个苏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并成立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组建中科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联盟,有机融合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平台、经营等多种要素,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浙江大学苏工院围绕江苏省重点产业,与苏州高新区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共建了一批院企联合研发中心,打造“学校+研究院+创新型企业集群”的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与成长。

   近日亮相苏州高新区的“网红”立体车库,是浙大苏工院高效直驱装备研究中心建立的苏州鑫丰恒富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成果。该立体车库全球首次运用磁悬浮驱动技术,30秒存取车,申报专利数量超60项,并已出口美国。

   浙大苏工院常务副院长叶继术说:“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链条里,高校院所一定要以产业为导向,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孵化产业化公司,推动创新链向高端衍生。”

   今年刚落户的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苏州高新区引进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成功推动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瓦赫宁根大学和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三方合作,设立了瓦赫宁根苏州环境创新国际协同研究中心。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2%和55.8%;专利授权量累计增长超过150%,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激活。

   做优服务打造创新“强磁场” 

   围绕大院大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苏州高新区在人才、载体、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下功夫、做细活儿,以优质服务打造创新“强磁场”。

   今年3月,苏州高新区出台《“才聚高新 智慧虎丘”人才引育工程的若干措施》,以“最广的覆盖范围、最优的政策条件、最强的操作性”加大人才扶持力度。

   在覆盖范围上,苏州高新区启动实施“6333”聚才计划,涵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特色产业人才计划、社会事业人才计划、产业基础人才计划;在政策条件上,苏州高新区对创新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资金扶持,对新当选的两院院士给予200万元奖励,并对特定人才给予安家补贴、资助等;在操作性上,苏州高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不同人才计划制定不同奖励政策,针对性更强。

   苏州高新区尤为注重载体建设,为大院大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苏州高新区科研路和阳宝山路之间,毗邻正和研发大楼、望湖湾公寓是一片湿地,盛夏时节,荷花飘香,白鹭翩翩。

   苏州科技城科技和人才局局长方芳说:“科技、生态、人文是科技城的规划定位。作为苏州高新区大院大所落地承接的最大载体,科技城不仅建成苏高新软件园、微系统园、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IT实训基地、软件大厦等各类创新载体、科研中试楼、产业化用房,还配套了商务、生活、休闲设施,以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环境更好服务大院大所。”

   同时,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苏州高新区建成了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近80家新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专利价值分析评估、行业最新技术趋势等,破解包括大院大所孵化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没方向、难落地、缺资源”等创新难题。

   苏州汉克山姆照明专利发明人傅立铭说:“3年前,我带着LED球泡灯项目来到苏州,却因资金缺口而一筹莫展。苏州高新区牵线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为我的专利做技术路线、技术地位和商业价值分析,吸引到一期400万元的投资,项目才顺利落地。”

   在金融服务领域,苏州高新区着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启动苏州金融小镇建设,打造中小企业价值成长体系生态圈。建设中的“金融小镇”已累计集聚50多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涵盖创业投资、私募基金、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形态。

   苏州高新区正积极尝试财政无偿拨款和天使投资市场化支持的联动机制,设立了10亿元区级母基金和首期1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发行了总额度为1.8亿元的全国首支冠名“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建立市区联动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服务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完)

(来源:http://www.js.xinhuanet.com/2017-10/20/c_1121831972.htm?from=timeline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