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施为)创新是时下的“热词”,对于区域创新而言,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构成了创新的三大主体力量。如何紧密地结合这三大主体力量,焕发区域创新生机?苏州高新区选择构建“强磁场”,把科技创新作为创新的核心,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促成大院大所落地开花。
数据显示,高新区已经集聚起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大苏州工研院、中国兵器集团214所等70余家大院大所。近期,在“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系列活动中,高新区又将6个合作项目收入囊中,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正在为区域发挥创新活力进一步积攒动能,也为区域经济加速新技术的迭代,新企业的诞生和新产业的兴起蓄势发力。
引进国际“基因”
走出开放包容新姿态
随着上个月“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系列活动顺利落幕,6个涉及地理信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能源与环境等多个产业的项目花落高新区。这些项目中,既有高新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的国内重点高校的签约成果,也有与专家团队和产业公司共同建设的产学研创新载体,还有两个项目是与国外知名院校签约。在“联姻”大院大所的过程中,高新区不再局限于与国内知名重点高校合作,而是将视野拓宽到全球,尝试与国际一流院校合作,引进国际科技创新“基因”。
据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签约的项目中,苏州加州能源与环境研究院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美国加州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合作签约,瓦赫宁根苏州环境创新国际协同研究中心则是由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瓦赫宁根大学和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三方共同签约。7月5日,瓦赫宁根大学国际合作局主任Huub Loffler来高新区考察时,对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表示赞赏,他表示,瓦赫宁根大学很愿意将学校的产学研项目带到苏州高新区孵化落地。 位于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是世界百强名校之一,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农业方向与生命科学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该校的农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在全球知名高等教育榜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一,环境科学也在全球排名第四。而此前6月份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成立,则是清华大学与江苏省、苏州市乃至高新区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举措。
这样的国际对接也正在潜移默化地自上而下,从区级层面与“大院大所”合作深入到各板块参与国际共建的科技载体中来。7月中旬苏州国际精英周期间,中澳历史上第一个共建的科技转化平台——“江苏—维州研创中心”举办了“苏南科创杯”首届海创大赛(澳洲赛区)决赛。区领导吴新明在会见澳大利亚维州经济发展、就业、交通及资源部秘书长理查德·博尔特时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和一些国际知名院校的合作事宜,非常愿意跟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合作。”
孵化“网红”企业推动创新链向实体与高端延伸
30秒存取车,速度比现有国内外立体车库快3至5倍,管理成本节省近六成。近日,苏州高新区淮海路上,全球首个运用磁悬浮驱动技术建成的立体车库一经投运迅速成为“网红”。此前,这个申报了60多项专利的高速智能直驱立体车库已出口到美国,很快将成为纽约曼哈顿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研发出这个“停车神器”的苏州鑫丰恒富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苏研院)旗下高效直驱装备研究中心建立的产学研成果转化公司,它成立还不到5年。作为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高新区与浙江大学共建的创新服务平台,浙大苏研院成立6年来已先后衍生孵化出类似的科技企业逾百家,这些企业成为市场上劲爆的“黑马”。
合作大院大所,催生行业内科技领头的“风向标”企业,这与高新区要求打造一批以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做大做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过去,高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以外资加工型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受到土地、资源、人口红利下降等因素制约,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代工企业已无以为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和技术的转型是大势所趋。“高校的科研绝不是闭关书斋的自娱自乐,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链条里,一定要以产业为导向,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孵化产业化公司,推动创新链向高端衍生。”浙大苏研院常务副院长叶继术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放眼高新区,依托大院大所科研资源以及选择与大院大所合作的“明星”企业和科研成果正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少技术成果为国内首创或打破国际垄断甚至超越国际一流水平。与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声学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清听声学,推出了具有10多项专利的音响聚音宝,可以让声音“定向传播”;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成立的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大规模遥感数据产品和增值信息产品生产线以及高性能空间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拥有36项软件著作权、多项发明专利或其独家使用权;依托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成立的互联网文创公司蓝海彤翔,主营业务除了互联网云计算、动漫游戏制作等,还推出了全球第一个支持文化创意在线创作的“蓝海创意云”平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已经成功孵化项目公司近30家,注册资本3.3亿元,流式细胞仪、血栓弹力图仪等科研成果顺利转移转化……
梳理产业“脉络”构建产学研区域创新体系
苏州高新区在推进大院大所遍地开花的过程中,绝非毫无头绪。“就科技创新一块而言,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驱动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这也是众多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院大所与地方只有互动发展,才能实现共赢。”例如,苏州高新区在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的过程。目前,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已经完成了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三个分中心的建设,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园拥有国家级研究中心最多的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基地。“得益于与苏州高新区的合作,我们地理所刚搬入了新基地大楼,未来,我们将在遥感大数据、知识地图互联网教育以及地理文化三大细分领域继续深耕,做大做强这一产业。”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办公室主任陆洲表示。
在盘点“家底”的过程中,一份关于高新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布局图也渐渐清晰起来:实施产业领域聚焦战略,以产业细分领域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医药三大特色产业,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可以说是高新区在医疗器械产业领域的一只“领头羊”。近日,由研究员、医用声学室主任、中科院崔崤峣博士带领的团队研发出国内首款血管内超声成像探头与整机系统,其核心部件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及成像探头已经进入成果转化阶段。据悉,该产品性能已全面赶超垄断全球市场的国外同类产品,而价格却只有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类似的产品在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时有推出。数据显示,目前高新区已经聚集医疗器械企业近200家,总产值年度增长超过20%。在该产业领域,高新区串联起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园、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众多平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医用光学、医学影像、生化检测、体外诊断等产业细分领域,打造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医疗器械集聚地。
对于如何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认为,这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所有的创新主体协同一致,真正建立起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将持续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特色化发展理念,带动苏州高新区乃至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争做高新区大院大所创新生态圈里的‘创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