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速来围观!今天,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宣布了这项“黑科技”!

作者: 时间:2017-07-10

  【看苏州专稿 文图 澎澎】 

  小伙伴们,还记得昨天咱们看苏州倾力报道的“大院大所苏州行”活动吗?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人才落地苏州,苏城创新再添新动能! 

  不过,还没等这道闪耀的科技光环褪去,今天咱们苏城就又传出了科技创新的好消息!   

 

  今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宣布,成功研制出超声探头核心器件——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上午,看苏州记者就走访了位于高新区的苏州医工所,揭密这项尖端技术背后不为人知的“黑科技”。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了“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 千万人死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每10 秒中就有1 人因此丧生。而此次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创新之举,就是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金标准”——血管超声成像技术,进行了自主研究和革新,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探头与设备。 

  研究人员表示,血管内超声成像的关键技术,就是在插入冠状动脉的导管前端,安装上一个微型超声换能器(即探头)。通过探头,从血管内部成像,来检测血管大小和管壁结构,从而对心血管疾病做出更全面、更准确、误诊率更低的临床诊断。 

  而导管前端的这个小黑点,就是超声探头的核心器件——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虽然换能器只有四分之一个芝麻大小,但在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多年来,血管内超声设备的主要市场,却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 

  “欧美公司的产品设备,在咱们国家的市场份额达到了三成,日本公司的产品,更是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崔崤峣博士告诉记者。   

 

  (崔崤峣博士和研究团队人员

  
 

  其实,如此尖端的技术,崔崤峣博士和自己的团队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学术上的构想和成果,但从理论到实践,漫长而艰辛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并不好走。 

  “最早提出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那会,我们的团队没人、没认可、没支持”,崔博士回忆起研究之初的一幕幕,依旧历历在目。 

  “找到权威医院,人家不认可,想找国内企业合作,人家也不看好”。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2011年,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团队率先开展血管内超声探头与成像设备的研发,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崔崤峣博士也带着团队,从英国牛津落地咱们苏州。 

  几年的潜心研究,失败过、困惑过、迷茫过,然而一份对初心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成功。    

   

  目前,苏州医工所自主研发的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及成像探头,已经进入了成果转化阶段,相关的临床试验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也正在推进中。 

  “希望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走进医院,为咱们国家百姓的健康,更好、更有效地服务。” 崔崤峣博士如是说。   

 

  在医工所的大门一侧,悄然张贴着这样一句标语:汇聚生物医学英才,谱写医工发展华章。或许,这就是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人员内心深处,深藏着的源动力。 

  

(来源http://html.kan0512.com/folder22/folder23/folder31/2017-07-07/99295.html?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99295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