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苏州医工所超声波探头核心技术将进入临床试验

作者: 时间:2017-07-10

  近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制出超声波探头核心器件——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将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这一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更降低了心血管疾病患者近三分之二的血管内超声成像,搭建血管支架的费用。

  超声波探头 

  心脏搭桥、血管支架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在治疗过程中普遍使用的x光数字剪影对于血管内部情况与支架的贴合状况的检测往往由于角度的原因,成像并不直观,从而造成对病人病情的误判。然而,超神波探头则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它就像医生把头伸进血管内,真真正正的观察血管内的实际情况”苏州医工所博士研究院崔崤峣讲到,“超声波探头不仅仅能探测到血管表面的情况,更能看到深层组织的实际情况,相比起X光更直观准确。” 

  实验室工作 

  目前,超声波探头属于一次性器材,而且其核心器材——换能器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因此价格十分昂贵,一支售价超过9000元。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医用声学室团队历时近五年的时间,攻克尺寸、频率、分辨率等技术的难题,研制出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这项技术如果能通过临床试验,将会给患者减少近三分之二的费用”崔崤峣博士说。与国外的换能器相比,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只有四分之一粒芝麻大小,频率却由国外的40兆赫兹提升到50兆赫兹,图像分辨率也达到60个微米。据崔崤峣博士介绍,如果产品今年通过临床试验,两年内便可投放市场。

  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 

  据了解,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不仅可以用在血管检测,还可以用于消化内镜,支气管镜等等一系列微创或者无创的手术环境中。比如,如今做胃镜只能看到胃表面的病变。如果用超声探头,那么胃的深层组织病变也能一目了然,这对于早期胃癌的确诊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工作 

  超声波探头的换能器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由于价格过高,因此在采用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进行治疗的比例很低,仅占治疗总数的3%~5%,远低于日韩、欧美国家30%的平均水平。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超声团队研发的微型高频超声波换能器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更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惠及患者。

  实验室工作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超声团队于2011年起率先开展血管内超声探头与成像设备研发,并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于2014年底完成我国首套成像探头和原理样机研制,并顺利进行成果转化,同时开展了核心部件高频探头的工程化、产业化。2016年,该团队再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体内超声诊断设备检测体模研发及质量安全性研究”项目,重点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测体模研发和设备安全性可靠性验证。

  交汇点记者  韩雷

  交汇点通讯员  焦阳

(来源:http://jhdr.xhby.net/content/201707/07/c787429.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