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铸就忠诚,责任促进担当——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医学检验室张京钟研究员先进事迹

作者: 时间:2021-10-11

  张京钟,男,研究员。2000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7月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61月至20162月在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Helmholtz慕尼黑研究中心)、MDC分子医学中心从事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20163月全职回国工作,被聘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细胞治疗型样本库主任、生物样本库伦理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器官重建与制造”成员,先后荣获“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姑苏重大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称号。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江苏省高新企业评审专家、苏州市科技评审专家。 

  信念铸就忠诚,责任促进担当 

  张京钟同志牢记入党誓词,在德国工作的十年岁月里,繁忙工作之余仍然关注中国时政,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在担任Helmholtz慕尼黑研究中心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期间,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在中国驻德大使馆慕尼黑领事馆的指导下,揭露达赖喇嘛的伪善面目,与达赖分裂势力作斗争。回国工作组建研究团队以来,也非常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学习“延安精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会议精神。团队成员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精心规划,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从零开始建设了细胞工程研究中心。通过3年的建设和运营,建成了包括细胞治疗技术研发部、高洁净级细胞生产部(GMP设计标准)、临床级细胞储存部、质量控制部和基因检测部等五个部门在内的现代化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其中心任务是研发干细胞治疗新技术,研究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的方法和机制,制定临床级干细胞SOP流程和质控标准,建设储存容量高达300万份细胞的“生命银行”。目前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初步具备覆盖细胞产业链上游储存、中游研发和下游转化的能力,力争在五年内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细胞治疗临床前研究基地。 

  矢志不渝,不忘初心 

  张京钟同志投身科研的初心是研发更多更实用的医疗技术、更有效的药物减轻患者的病痛。曾经的临床医生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大部分临床疾病还无法根治,虽竭尽全力也无法遏制病情的发展。因此,1999年张京钟同志毅然专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借助于基因治疗技术和干细胞技术,以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疾病帕金森病为突破口,开始了长达20年的探索之路。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等荣誉和奖项。为了寻找、筛选更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靶基因和信号转导通路,张京钟同志赴德国久负盛名的国家研究机构Helmholtz慕尼黑研究中心和MDC分子医学中心研究Wnt信号分子调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机制,发明了新生神经元的谱系追踪新方法,在体实现了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为治疗帕金森病打开了一个新窗口。2016年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张京钟同志全职来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工作,进一步优化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转化研究方案。 

  为解决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临床治疗技术这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所领导的支持下,张京钟同志充分发挥医工所仪器研发优势,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器官重建与制造”、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践行所领导提出的“医工结合”战略,完成了一系列干细胞三维培养、规模扩增和智能递送装置的研发。在完善干细胞各项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的同时,利用自动化生物仪器装备和医疗装备,是将干细胞技术从实验室推广到临床实践中关键的一环,也是提前布局抢占细胞治疗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团队围绕干细胞治疗全链条布局并输出三类产品及服务,包括干细胞产业技术、细胞治疗设备产业化、疗效评判和机制探索相关的科学仪器。通过不懈的努力,“医工结合”之花开始绽放,研究成果得到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2019年授予张京钟团队“姑苏重大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并资助1000万研究经费助力项目转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张京钟同志还将沿着干细胞转化应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道路上下而求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