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博士后工作站成创新引擎 “一座金矿”助企业华丽转身

作者: 时间:2015-03-18

  在京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新年伊始,苏州已按下创新发展的“快进键”。节后首个工作日,我市即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指出,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中之重的任务,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如何抢抓新的契机,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创新、转型过程等方面有新的作为,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加速器”和“新引擎”?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赴高新区科技城、相城区元和科技园、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等,深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在公司的实验室、生产车间,分别与博士后科研人员,企业研发负责人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创新创业的勇气和激情,深深地感染了记者……

  “一座金矿”助力企业“华丽转身”

  “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为公司带来的效益不亚于挖到一座金矿。”坐落于相城区元和科技园的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柏光美深有感触地说,“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成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正是这一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

  柏光美告诉记者,上声电子于1992年合资创办,主要生产汽车扬声器及相关电子产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走创新、转型之路”。2008年,相城区首个国家级博士科研工作站在公司设立。

  35岁的马登永博士是山东人,2009年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通信声学实验室毕业后,进入上声电子博士后工作站,和去年进站的蔡野峰博士一起,从事“数字化扬声器系统及其产业化研究”项目研究。2011年出站后,马博士与公司签约,成为一名研发骨干。

  在一间200平方米的“博士后工作办公室”,马登永拿起一台智能扬声器样机如数家珍,“目前,这款新品的核心芯片已产9万余片,成品也于去年底开始生产,且已部分出货。这个新产品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扬声器系统进行优化,很好地提升了较低成本扬声器的性能。”记者了解到,项目投入研发成本300多万元,今年预期销售将达3000多万元。目前,该产品正在进行推向市场前的各项资质认证,市场前景广阔,被视为公司未来一个重要增长点。

  在公司一楼一间实验室,叶超、沐永生两名博士正钻在一辆轿车里忙着调试车载音响系统。他们都毕业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叶超于2011年进站,2013年出站后留在公司,继续研发智能扬声器系统,沐永生于去年进站。“包括高音、中置、低音泡在内,车载喇叭数量从6个增加到10个。高音喇叭指向性强,其中一组要从仪表盘三角区移到A柱。”叶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对喇叭声音信号进行处理、调试,进行声场重放,构建家庭影院的效果。“这套整车音响系统样品开发已完成,目前正在与汽车厂商合作洽谈,已进入客户推广阶段。”

  “企业博士后工作已成为相城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城区人社局副局长何健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区内已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点34个,其中国家级20家,省级14家,覆盖到4个镇、4个街道和开发区、高铁新城10个板块。

  科研成果打破垄断,带来效益

  刘运宇,32岁,应用光电纳米材料与器件专业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13年进入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离子注入相关的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

  “目前国内的电池产品大多成本低,在效率上优势不大,而高效电池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低成本高效电池,让老百姓能用得起。”刘运宇告诉记者,“在不增加光伏电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制备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大幅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这种新型电池生产流程简单,没有光衰减,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刘运宇的博士后科研项目“下一代IBC 全背结背接触太阳电池研究”已入选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据了解,这种高效电池研发成功后,将能加快光伏发电进入千家万户的进程,并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500万元。

  阿特斯总裁办助理熊凤告诉记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企业招才引智的“强磁场”。目前公司已和上海交大联合培养两名博士后,均已出站,在站博士后刘运宇是和苏大联合培养的。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高新区人社局人才开发处负责人董良告诉记者,高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苏州大市范围内设立的首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高新区累计拥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家,引进博士后34人,出站10人。目前,在站博士后平均年龄32.73岁,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理学和工学方面。

  董良告诉记者,站内博士后人员累计已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70余项,“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为企业发展,特别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才留才,体制机制创新非常关键

  “85后”女博士向菁菁,湖南衡阳人,2012年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遗传学专业毕业后,加入当时筹建中的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成为一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她告诉记者,“这里的科研创新机制非常诱人,自己说动爱人放弃在上海的工作,一起来苏州创新创业。”

  医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邓强告诉记者,医工所重点开展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现有在站博士后4名,去年出站3名,博士后规模今年有望突破20名。”他说,“博士后作为流动科研人员,在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提出了建立以国立研究所为依托、工程技术为纽带,投资基金为辅助,将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诸多要素紧密结合的孵化模式。”邓强说,“在创新的孵化模式下,风险投资直接融入科技创新活动,对拟转化项目进行筛选,在基金支持下,成立产权明晰的孵化企业,即项目公司,完成产品工程化任务,实现孵化。并可通过企业并购、出售股权、IPO等资本运作方式获得相应收益”。

  邓强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医工所将博士后培养与国际合作深度融合,利用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实现海外青年智力的柔性引进。“目前,已建立联系的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等”。

  园区组织人事局人才开发处陈建忠告诉记者,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对技术创新及高端科研人员的需求大,但受自身规模限制,无法设立分站独立招收。为此,园区规定,在企业孵化站基础上,经审核,可由人力资源公司分站代为招收,委托培养。目前,已有15家企业的45名博士,通过这种模式,进入了中小企业从事科研工作。

  变“候鸟栖息地”为“人才聚宝盆”

  “依靠博士后创新载体,带动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地被企业‘复制’。”苏州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冯鹰处长说,企业通过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创新载体,实现了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截至去年底,我市共建有博士后工作站41个,下设分站87个,省创新实践基地51个,下设分站116个,博士后站点总量达295个,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1999年以来,通过博士后工作站这一平台,全市累计引进博士后500多名,出站225名,有50多名留在苏州工作。

  冯鹰告诉记者,295个博士后工作站点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占比分别为20.22%、14.61%、15.73%、14.61%和15.73%,与苏州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这表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扶持企业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导向和目的上是一致的”。

  记者了解到,2010年,我市在原有文件基础上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扶持力度,从单一的博士后进站资助,拓展到载体建设、科研成果奖励等各方面。意见规定,对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60万元、20万元建站资助,对新进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一次性5万元生活补贴,同时对获得上级博士后资助和科研成果的,也给予配套奖励。各市(县)、区在参照执行的同时,也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激励政策。

  “如果说上一阶段我们主要是注重量的扩展,那么下一阶段,在保持博士后工作站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冯鹰说,目前,我市博士后工作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引进数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缺乏连续引进能力,项目和企业市场定位匹配度不高,以及留住博士后人才的数量偏低等问题。他认为,要结合博士后工作站特点,协助进站博士申报国家基金项目,帮助进站博士在为企业服务。要协助企业做好进站博士的工作、生活服务保障,为每一位企业需要、个人愿意留下来的出站博士创造条件落户苏州,将博士后工作站从“候鸟栖息地”变成苏州的“人才聚宝盆”。

(原文链接:http://wm.jschina.com.cn/9654/201503/t2042528.s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