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更简单的方法实现超分辨成像

作者:宋扬 时间:2020-09-24

  显微镜是人类探测微观世界的锐利“眼睛”,自其诞生以来,多次见证了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重大发现。 

 

  1 WF-8R 微分干涉显微镜 

  然而衍射极限犹如蒙蔽“眼睛”的一块“纱布”,使得传统显微镜无法观测到尺寸200nm以下的物体。如何将普通的“眼睛”锤炼成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打破衍射极限的桎梏,科学家们打开了无尽的脑洞。 

1 超分辨成像技术的诞生

  1994年, Stefan W. Hell提出了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STED),它是利用受激发射来抑制激发点扩散函数尺寸,缩小扩散光斑直径,来提高分辨率。先试用绿色激光激发样品,再使用环形的橙色光将边缘湮灭,只留下中间很小区域的荧光,这样就能获得超越衍射极限的荧光点,最后这些“小点”拼接成一幅图像。就好像绘画涂色时不小心画出了框,使用橡皮把多余的部分擦掉。 

 2 STED成像原理及成像效果 

  2006年,哈佛大学Xiaowei Zhuang提出了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STORM),该方法分别使用红色与绿色激光控制荧光分子不停地激发和湮灭,不同位置的荧光分子被依次随机激发,最后将每次拍摄到的荧光分子互相叠加就可以重构出超分辨图像。如同使用延时摄影拍摄云朵遮蔽的星空,虽然有一些星星被云朵遮蔽,但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拍摄,总能记录所有的星星。 

 3 STORM成像原理及成像效果 

  这些“奇思妙想”让人大开眼界,也极大推动了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然而这些方法的实施有较高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门槛”。 

2 微球透镜技术的提出

  随着超分辨成像技术的逐步成熟,科学家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更简单的实现超分辨成像呢? 

  2011年,Zengbo Wang团队发现,将直径数微米或数十微米的二氧化硅微球、钛酸钡微球等均质透明微球播撒在样品上,使用传统显微镜就能观测到样品上50nm的细节特征。一个个微球如同一个个微型的“放大镜”,在物镜观测样品之前首先对样品进行一次“放大”,极大地提升了物镜的观测能力。 

 4 微球透镜技术及其成像效果 

  随后不同的微球使用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如薄膜封装、微悬臂固定、镜头适配器安装等等,但这些方式只能“粗糙”的使用微球这柄“放大镜”。无法有效地发挥微球的成像能力。 

 5 微球透镜的使用方式。(a)薄膜封装,(b)微悬臂固定,(c)镜头适配器安装。 

3 一体化微球物镜

  我们参考前人经验,设计了一款一体化微球物镜,使用固定套筒和旋转套筒将微球与物镜结合一体,相当于给物镜又戴了个“眼镜”,可以看清以前物镜看不见的微小样品。固定套筒与物镜紧固,微球通过平凸透镜固定在旋转套筒上,通过旋转套筒绕Z轴的旋转调节微球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并且它可以安装在传统显微镜上使用,不需要搭建复杂的实验系统。 

6 一体化微球物镜的示意图及实物图 

  对比电子显微镜和传统显微镜的成像效果,使用一体化微球物镜可以看到传统显微镜看不到的样品特征,最高可以观测到100nm的样品特征,极大提升了传统显微镜的成像效果。 

 7 三种显微镜成像效果对比 

  然而,一体化微球物镜的视场最大只有几十个平方微米,如同“管中窥豹”只能看到样品的一块“斑纹”。我们结合电动位移台进行图像拼接,实现了更大视场的成像效果,可以轻松看到“全豹”。 

 8 图像拼接实现大面积成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