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12年11月26日
尊敬的李学勇省长、蒋宏坤书记、何权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共同对院省市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进行正式验收,共同见证又一支新生力量正式走上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一线。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科院党组和六万余名在职职工,对苏州医工所正式通过验收表示热烈祝贺!对为医工所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大力关注、支持的国家各部委、江苏省、苏州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同志,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在苏州医工所筹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付出辛勤和汗水的全所同志和职工家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知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与地方共建苏州医工所,是我院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科学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恪守中科院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定位,不断优化中科院学科领域方向,构建科技创新价值链,调整优化科技布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2008年上半年,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签署《共建苏州医工所协议书》,在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筹建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筹建组和研究所的创业者们,按照“三满意、一认同”要求,用三年多短短的时间,坚持“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经过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今年7月得到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三年多来,苏州医工所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江苏省、苏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自主创新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形成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激光诊断治疗、临床检验分析、生物医学影像、医用电子、生物试剂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布局,并努力探索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相互融合的体系,积极主动聚集社会优势创新要素,构建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转化平台。多途径多方式吸引凝聚高层次人才,建立起了一支有特色、高水平、多学科交叉的人才队伍;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建设,园区设施、科研装备与技术平台较好地满足了科研活动需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形成了适应研究所发展、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文化。经过三年多的筹建工作,圆满完成了研究所的筹建任务,建成了一个符合中国科学院序列研究机构标准和要求的研究所,成功探索了一条“老所建新所”的发展模式,为研究所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拉动、知识和技术体系的内生驱动以及科技和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等三个角度,紧密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背景,认真研判和把握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可能发生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前瞻布局,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深化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始终坚持“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战略使命,坚持“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一个定位、三个重点突破、五个培育方向的“一三五”发展规划,以及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不断凝练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前,生物医学科技发展迅猛,应用日益广泛,在未来新科技革命中将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苏州医工所要把今天的验收作为发展的新起点,抓住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在此,我对苏州医工所今后的工作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要始终牢记中科院的使命任务,以“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为宗旨,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前沿,着眼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凝练创新重点战略领域与方向,逐渐强化自己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使苏州医工所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服务地方产业的平台、集聚创新资源的高地。
第二,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加大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和技能结构,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水平和效率。要教育、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技价值观。江苏省、苏州市在十分重视高层人才的引进和服务工作,希望苏州医工所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和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要加强与国内外生物医学科技领域的研发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国内外合作机制,集聚院内外资源,通过共建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共同开发具有前瞻性和市场前景的产品。通过合作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从需求中提炼出基本科学和核心技术问题,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技术瓶颈,引领未来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第四,要不断探索符合创新规律、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创新体制与管理,建设形成有利于研究所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走出院地共建高技术研究所的新路,成为院地共建又一新的典范。
让我们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共同推进苏州医工所的建设,使院地双方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的双赢效果日益体现,双方合作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百姓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