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苏州高新区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正在边筹建边进行科研,项目推进十分顺利,今年3月将发布首批4个最新创新成果,并免费提供给苏州的基层单位试用。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欣然题词:“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服务人民健康幸福”,勉励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加快建设,为推动国内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和造福百姓作出积极贡献。
去年10月10日,苏州医工所召开了筹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11月5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筹)揭牌仪式在苏州科技城隆重举行。短短几个月来,苏州医工所在科研项目申请、人才招聘、基本建设、研究所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记者从最近召开的筹建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了解到,首批启动的4个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包括长脉冲绿激光血管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酶标仪、自适应像差补偿视网膜成像仪等已基本完成,今年3月份将作为创新成果正式对外发布,并优先提供给苏州市本地有关医院无偿试用。目前,又启动了全自动配血分析仪、靶向纳米载体光敏剂构建及其肿瘤早期光动力学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等两个科研项目。同时,在科研项目申请方面,申报的“江苏省光电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得省科技厅批准,争取到了苏州市科技局和高新区科技局匹配经费100万元;参与中科院“低成本医疗技术平台”项目书的撰写工作,已被列入中科院向发改委申报的10个项目之一;申报苏州市自主创新重点推荐项目7项等。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组织了应届毕业生招聘,录取的47人中博士14人、硕士33人;管理人员7人、科研人员40人;先后联系了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外名校的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骨干来所进行学术交流和洽谈;组织4人申报了“苏州市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此外,医工所的基建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前期规划方案已经通过认证。
苏州医工所项目是苏州市、高新区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加快其建设将对促进市、区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新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区域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年苏州医工所将着力抓好基建工作和抓好现有创新成果的转化:争取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期一年,明年10月前项目竣工。医工所将积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学科带头人1-3人,项目负责人5-10人,招聘80名研究生,争取到今年年底医工所形成130人的规模。同时,努力培育壮大产业,积极抢占市场份额,争取形成苏州市的核心产业、龙头产业。(吴秋华 王乐飞)
来源:http://www.js.xinhuanet.com/misc/2009-03/02/content_15833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