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苏州医工所举办第十三期“BMEF科灵大师讲坛” 杨华勇院士作生物制造创新实践专题报告

作者:张宏 时间:2025-10-27

10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举办第十三期“BMEF科灵大师讲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华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苏州医工所党委书记、所长吴成铁,纪委书记王启飞,副所长杨西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贺永等出席讲坛。讲坛由杨西斌副所长主持,近600名苏州医工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此次活动。

杨西斌副所长代表苏州医工所向杨华勇院士以及贺永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讲坛设立的相关背景和杨华勇院士的科研经历。

杨西斌副所长主持

杨华勇院士作了题为“生物制造的创新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阐释了生物制造领域的核心挑战与前沿探索方向,重点介绍了杨院士工作团队在人体功能器官构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包括皮肤、血管、气管和神经导管和肝组织,生物设计和先进增材制造,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软体机器人和胶囊机器人,可植入和可穿戴生物电子以及3D打印空腔种植体。报告最后,杨院士还特别分享了其作为期刊主编的《生物设计与制造(英文)》期刊的最新工作进展。

杨华勇院士作报告

报告会上,杨华勇院士还与聆听报告的科研人员、研究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报告会后,吴成铁书记、所长代表苏州医工所向杨华勇院士赠送了纪念证书。

颁发纪念证书

“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苏州医工所将努力把“BMEF科灵大师讲坛”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学术论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推动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讲坛报告会场

杨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生物设计与制造(英文)》期刊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在电液控制基础理论、基础元件和系统、以及盾构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形成了“理论-元件-系统-装备-应用”完整的技术路线,对我国机电液装备的自主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方向还包括智能制造和生物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2,排 1)和二等奖(2003,排 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3),被授予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17)、浙江省“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21),首届“全国科创名匠”(2024)。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颁发约瑟夫.布拉马奖(2018),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授予罗伯特 E.柯思基终身成就奖(2021)。发表 SCI 论文 500 余篇,出版专著 4 本,授权发明专利200 余项。带领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