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作品
“甜蜜”的困扰——糖尿病能被彻底治愈吗
发表日期: 2015-12-25 作者:
打印 文本大小:    关闭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高达2.8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据我国卫生部调查,我国有超过1.3亿的糖尿病患者,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最不妙的是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 

  过去的许多年里,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医学上只能使用药物设法缓解病情的发展。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许多报道声称可以一次性治愈糖尿病,让患者摆脱终身服药的困扰,如胃转流手术、中医疗法、按摩,甚至有报道称通过诵经念佛,糖尿病能自行愈合。 

  糖尿病究竟能不能被彻底治愈呢? 

  糖尿病大揭秘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的缺乏,或是胰岛素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其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糖尿病主要分为四型: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下面我们分别做一下简要介绍。 

  T1DM的病因是,人体胰腺中的β细胞受损而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居高不下,从而出现糖尿病症状。目前主要是采用从体外补充胰岛素的方法来降低血糖浓度。但体外补充并不能让体内的β细胞自行产生胰岛素,也就不可能彻底治愈糖尿病,需要终身使用。 

  T2DM患者体内的β细胞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但其肌肉、脂肪、肝脏等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细胞上的受体不能与胰岛素很好地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血糖浓度升高。T2DM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饮食不健康及缺乏锻炼。治疗T2DM的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并辅以药物治疗。药物能够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刺激β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但这些药物不能彻底改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也需要一直服用。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患者在妊娠期间,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并辅以胰岛素为主的药物治疗。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II型糖尿病几率会增加。 

  特殊类型糖尿病是人体内某一个基因“坏了”造成的,也称为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由于发病机理的不同,多数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 

  现有医疗手段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 

  目前声称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中,胃转流手术的原理在于通过胃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从而改善患者身体的胰岛素抵抗。但是胃转流手术要求严格、风险大、成功率不高,只对糖尿病史小于15年、70岁以下的T2DM患者适用。患者需要通过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体检测、胰岛素内分泌功能评测等各项检查,符合条件后才能进行手术。而中医疗法的有效性仍需要科学验证。因此,这些认为糖尿病能一次性治愈的声音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能进行良好的控制,运用好现在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那么,当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简单地说,主要是以西药为主,比如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部分中药为辅。 

  针对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T1DM,胰岛素治疗是唯一方法。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每天定时或按需注射胰岛素,二是通过挂胰岛素泵根据血糖浓度自动往患者体内注入胰岛素。而T2DM患者多数胰岛素分泌是正常的,只是存在生物作用受损,因此目前主要是根据发病年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既往用药情况来制定治疗控制方案,包括以下5个方面: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疗效。 

  1.糖尿病宣传教育:行为改变的关键还是在于观念的转变。因此糖尿病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要针对糖尿病患者,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属。也不能只依靠医生,还要把营养师、运动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形式多样、易懂易学的宣传教育,形成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2.饮食疗法: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措施,因为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还是在于控制住“嘴”。因此,控制总热量、均衡饮食是首要原则,早、午、晚三餐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随意增减食量、随身携带零食。 

  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改善代谢紊乱。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持续而有规律的中强度有氧运动。有研究表明,坚持数十年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指口服降糖药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磺脲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另一类是胰岛素,分短效、中效、双时相、长效四种。 

  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剂时必须密切结合病情考虑,使其一方面能迅速而持久地消除血糖过高、糖尿、酮尿等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反应,促进机体利用糖类,保证营养;一方面使血糖、血浆胰岛素浓度波动接近生理范围,避免急性并发症和疾病感染的发生。 

  5.监测血糖:自我监测可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若没有自我监测,之前的所有治疗都是盲目而没有对比性得。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监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购买一台血糖仪,这样就能随时随监测血糖,便于调整用药及更好的控制饮食,避免高血糖发生,继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防治新进展 

  近几十年来,虽然还没有发展出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1.通过早期诊断提高检出率:目前糖尿病筛查主要是综合考察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美国杜克大学发明了一种叫HgA1cT2DM早期诊断方法,通过检测6周内人体的平均血糖水平来筛查糖尿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他们对1235 

  高危人群进行检查,发现有4.5%的人患有糖尿病,最终检出率达75%,而利用传统的筛查方法,很多患者都显示“无病”。 

  除了HgA1c检测法,南非医学科学理事研究会也发明了一种T2DM检测法:测定血液中前胰岛素和胰岛素的比值。前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能转化为胰岛素,而T2DM患者的前胰岛素无法变成胰岛素。因此,通过检测两种物质的比值,就能检出糖尿病。 

2.新型微创治疗方法:例如,能自动感应血糖并释放定量胰岛素的智能胰岛素贴片,具体原理是将葡萄糖氧化酶、胰岛素包埋在一种多聚物中,并附着在贴片刺入皮肤部分的表面上,葡萄糖与氧化酶发生反应后,能够释放内部的胰岛素,这种微创贴片在调节病人生理状况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痛苦。 

  3.研发替代胰岛素的新药:最近,一种叫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天然激素得到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GLP-1是回肠内分泌的一种脑肠肽,在调节体内葡萄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GLP-1在胰腺内的主要生理学作用包括进食后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和生物合成、促进胰腺β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及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GLP-1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从而为T2DM的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前景。 

  然后目前GLP-1还不能取代胰岛素。一来由于GLP-1是多肽,不能口服给药;二来人体自身产生的GLP-1 极易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降解,其血浆半衰期不足2分钟,必须持续静脉滴注或持续皮下注射才能产生疗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开发GLP-1类似物,让其既保有GLP-1的功效,又能抵抗降解;二是开发DPP-Ⅳ抑制剂,使体内自身分泌的GLP-1不被降解。目前,这两方面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信随着人们对GLP-1信号系统研究的深入,会发现更多新的作用靶点,从而研制出更加安全方便的新型药物。 

  彻底治愈糖尿病不是没希望 

  直到目前糖尿病还不可治愈,那是不是就没有治愈的希望了呢?当然不会。我们一定要对未来和科学充满信心。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未来我们有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来实现糖尿病的彻底治愈。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向各种细胞分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将人类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胰岛β细胞,并成功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但该项技术还需解决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问题,需要结合抗排异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干细胞转移治疗,基因治疗也是目前全球关注的重点。中国约有5%的糖尿病患者是特殊型糖尿病。现在,国际上纷纷将基因治疗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如果研究清楚单个基因出问题导致的糖尿病,那么多个基因出问题导致的T2DM型糖尿病也就有被征服的希望了。 

  另外,国外科学家还在积极研究糖尿病疫苗。最近,伦敦国王学院准备与布里斯托大学联合进行全球首个T1DM疫苗人体试验。这种疫苗进入人体血液后,会产生保护细胞,阻挡破坏胰岛β细胞的白血球。如果成功,也能够把糖尿病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 

(来源:科普中国 http://tech.qq.com/a/20151224/025267.htm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2-69588000 传真:0512-69588088 E-mail:office@sibet.ac.cn
地址:苏州高新区科技城科灵路88号 邮编:215163 苏ICP备16039565号
官方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