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
两学一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群院地>专题>先进事迹
心中有光,立根破岩,践行服务人民健康使命-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光与健康中心杨西斌研究员先进事迹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4 【字号:

  杨西斌,男,博士,研究员。2010年6月参加工作,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加入医工所的九年里,杨西斌同志凭着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对开拓光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研究所“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服务人民健康幸福”使命的高度认可,带领团队同志苦干攻关,勇于创新,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项目十余项,申请专利三十余项,实现了显微技术的内窥化,研发了激光共聚焦内窥镜、荧光显微内窥镜等多个成果,逐渐创建了苏州医工所显微内窥的学科方向,期间连续两次破格晋升职称,还获得2018年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心中有光,才能见微知著

  在苏州医工所这个只有十年历史的新建研究所,杨西斌同志已经是一名有着九年多工作经验的老青年科研人员了。他永远记着2010年来苏州医工所报到的日子,满怀着憧憬来到还在襁褓中的医工所,看到的是尚在施工中的所园区,几十号人租借在一栋三层小楼中,周围是大片的荒地和稻田,每到夜晚时分,周边几乎见不到一个人……

  面对着没有实验室、缺少学科带头人、缺乏科研经费的窘境,杨西斌同志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一直记得导师对他的叮嘱:从我们光学实验室这个战壕走出去的人,不但做学问要胸中有丘壑,做人也要心向光明,毅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光学显微成像的研究中去。

  杨西斌同志和同事们从一个螺丝钉开始买起,从零起步建立了苏州医工所第一批光学实验室。彼时,作为生命科学、医学、药理学等领域取得原始创新和重大突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高端光学显微镜完全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甚至连多波段的倒置荧光显微镜都无法实现商业化。在研究所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整体布局下,杨西斌同志作为特种光源与超分辨显微子系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攻坚战。历时三年,经过无数个“5+2”和“白+黑”的洗礼,这个年轻的团队,攻克了高速扫描成像、微弱荧光信号探测、超分辨图像重建等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升至200nm、100nm……,一直突破到50nm以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实现了光学显微的见微知著。

  2013年底,在光学显微学科打下坚实基础的基础上,苏州医工所全面布局超分辨显微光学研发工作,向财政部申请了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杨西斌同志作为团队核心技术成员,组织并执笔完成了所有申报和答辩材料,最终项目获批专项经费1个多亿。正是凭着这份执着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杨西斌同志在光学显微成像领域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青年科技骨干,成为团队的主心骨。

  立根破岩,咬定青山不放松

  “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服务人民健康幸福”是路甬祥院长在苏州医工所筹建时的题词。杨西斌同志时刻对标国家和中科院的需求,用这句话去警醒自己。在光学显微成像方面取得突破后,杨西斌深入思考了自己在医工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他认为,他作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国家队的科研人员,要将所掌握的知识用于促进国家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发展,为中国人民健康谋福祉。他长期深入上海、吉林、南京、济南等各大医院调研,与一线医生深入探讨,发现光学内窥成像对消化和呼吸系统早期肿瘤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性意义。当时,光学显微镜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国家立项,有了充足经费支持,而重新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将面临没有研究基础、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实验条件的困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杨西斌同志不畏艰难、敢闯敢干,带领着团队瞄准国际上最高端的激光共聚焦内窥镜,在苏州医工所率先开展医用光学内窥镜的研制开发工作。此时,苏州医工所才刚刚实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样机的研制,这样地条件下,要把一台桌面大小的大型显微镜实现微型的共聚焦内窥化,相当于把孙悟空变成飞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这在国内完全没有相关研制经验,国际上也只有法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并完全垄断了市场。

  杨西斌同志带领团队,从研究国外公司原始专利,查阅最初原始文献着手开展医用光学内窥镜的研究。他遇山开山、过河架桥,带领着团队逐一攻克了高速共振扫描成像、微弱荧光信号探测、微型内窥探头设计等技术,但是1mm直径的微型镜头加工及装配的难题却成为了最后的拦路虎。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杨西斌深入上海、南京等地光学加工车间几十次,与技术工人研讨方案,最终在研究所加工平台与外协工厂的协助下,经过上百轮的加工测试,实现了0.8mm内窥镜头的加工组装,彻底结束了微型镜头只能在德国、瑞典等国加工的历史,为高端共聚焦显微镜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守得初心,方能拨云见日

  为了推动高端显微内窥镜的国产化,杨西斌同志经常深入医院一线,与临床医生直接交流,将临床的需求转化为工程技术的实施方案。有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生突然联系杨西斌,告知其医院次日将进行可视化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手术使用的美国高端内窥镜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现该功能的内窥镜。杨西斌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直面世界一流产品的机会,连夜乘坐火车,在早晨八点赶到了北京,他来不及吃饭马不停蹄地搭乘着地铁,赶上了九点的手术,整整三个小时,他穿着沉重的铅衣防护服,仔细完整地观摩了整台手术。国外一流设备的优势、缺陷和医生的具体需求,在手术台上以最直观的方式完整展现到了杨西斌的面前,手术结束,一台新的超细电子内窥镜的样机方案也初步形成在了他的脑海中。正是凭借这种严谨笃学、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精神,杨西斌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在光学内窥成像领域取得的显著地科研成果,不仅得到了研究所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国内同仁的关注,科技部的相关责任专家、同领域企业家、投资机构等纷纷前来调研考察。2017年,科技部将激光共聚焦内窥镜列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课题,杨西斌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单项项目争取国拨经费达到1750万元,在这个领域获得了国家认可。

  繁重的科研工作并没有影响杨西斌同志对研究室党建工作的热情。医用光学研究室甫一成立,杨西斌同志就被推选为党支部委员,在发展新党员、党的政策宣传、党员思想教育学习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所在党支部连续4年被评为苏州医工所优秀党支部。2018年,杨西斌同志从医用光学研究室调任至新设立的光与健康研究中心,担任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在杨西斌同志的带领下,连续两年来,党支部积极与医院党支部结对共建,邀请医院、企业、医疗器械检验所等相关单位开展共建活动,鼓励全体党员苦干攻关,积极作为,其所在中心的人均科研合同额超过100万元/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支部党建工作与研究室科研工作的融合,并于支部成立的当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杨西斌同志本人通过在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成果转化工作积极作为,已经逐渐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党务工作者。在担任组织委员和党支部书记的5年中,杨西斌同志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党员,3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科研和党建工作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杨西斌经常和课题组成员感慨:“苏州医工所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施展抱负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不负青春,在苏州这片土地上,践行服务人民健康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为创新生物医学工程而努力”。当年,他怀揣梦想从山东大地跨越千里而来,如今,他已深深扎根苏州,并放眼全国,与同事们一起为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2-69588000 传真:0512-69588088 E-mail:office@sibet.ac.cn
地址:苏州高新区科技城科灵路88号 邮编:215163
备案号 苏ICP备09010602号 您是第:429513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