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宗洛
罗宗洛(1898年8月2日-1978年10月26日),谱名启元,字涧东,浙江省黄岩县人。中科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植物细胞原生质胶体化学、植物矿质营养,植物组织培养和微量元素、生长素等方面。
1925年,罗宗洛先生从日本北海道大学毕业后,师从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坂村彻教授从事植物根系离子吸收的研究,1930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广州中山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教授。1930年,他在中山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理实验室。
1935年,他创刊《中国实验生物学杂志》(外文版),被推选为编辑部主任。抗战期间,他随中央大学内迁到重庆,后又赴贵州遵义,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在抗战期间,工作条件极差,罗老师和他的助手及学生依然客服重重困难,在微量元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做了不少重要的研究。1944年5月1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在重庆北碚成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罗宗洛先生任首任所长,并兼任植物生理学研究室负责人。1945年,被派往台湾接管台北帝国大学(后改名为台湾大学),并任代理校长职务。
抗战胜利后,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迁到上海,经罗宗洛先生苦心经营、招骋研究人员。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随中国科学院成立和研究所的调整,植物生理研究室成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的植物生理研究室,罗宗洛先生任研究室主任。
罗老师曾说过,“成立植物生理研究所是我生平的宿愿。” 1953年,植物生理研究室独立出来,成立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罗宗洛出任首任所长。为了了解我国农林生产上的问题,罗老师多次到海南岛、雷州半岛考察巴西橡胶树的栽培和寒害问题;到苏北调查考察沿海造林情况,并在所内开展水分和抗性生理的研究;到西北考察耐盐植物对盐渍适应性生理与沙漠防风林问题。
到“文革”前,植物生理研究所涉及植物方面的研究已建立了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植物营养、植物激素、以及由罗老师亲自领导创建的水分抗性和辐射生理等研究室。1955年,他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1963年,罗宗洛、汤佩松和殷宏章三位院士发起成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10月在北京的成立大会上,罗先生当选为理事长,并在1964年《植物生理学报》创办后出任主编。
罗宗洛先生在“文革”中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残,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反对理论联系实际”,莫须有地给他戴了顶“日本汉奸、特务”的帽子,骇人听闻。罗老近百页的所谓“交代”,是他用事实倾诉的人生经历——他的学习和研究生涯、他的家庭和生活、师生情谊、为发展中国的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而呕心沥血的一生。罗先生超强的记忆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强势面前的淡定、正直,让人极为震惊和感动。
罗宗洛先生,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与植物生理学的交叉、融合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使植物科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知识和技术。罗宗洛先生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坚持原则,工作兢兢业业,一生诲人不倦。不止于此,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勇于开拓创新精神,他的严谨治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高尚的科研道德,对后人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遗产。他毕生为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为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贡献了自已的全部精力,永远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
南仁东于1945年出生,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他是一个神奇的老头,他是一个爱音乐、爱画画,常年留着小胡子、爱穿西装的“讲究人”,却又是个爱抽烟、爱喝可乐,爱往口袋装零食的可爱、随性的老头儿。他精干、率性、气场强大,他的学生姜鹏这样描绘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情形:“我并不知道他是谁,但一看他就是头儿,甚至有点像土匪头儿”。他给学生发邮件都自称“老南”,也让大家直接这么叫他。而大伙儿私下里更爱喊他“老爷子”。
他是这样一个极善良,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南仁东过70岁生日,学生们要给他庆祝,他只同意简单一起到园区餐厅吃了个午饭;他生病期间,学生们去看他,他说人来可以,什么东西都不许带;治疗期间,他仍然坚持到办公室工作;他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却经常带学生改善生活、操心他们的工作和发展。在贵州山区,他见到当地人生活的艰苦、上学的不易,就自掏腰包给予他们资助。时至今日,仍有受助的学生给他写信。身任FAST工程“总司令”的他竟成了现场与工人最好的朋友,时刻关心着工友们的起居。
FAST是他的生命。2007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
2012年,FAST973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资深咨询专家,南仁东指导FAST973项目"射电波段的前沿天体物理课题及FAST早期科学研究"的立项及组织实施;确立了FAST实现世界首个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的原创科学策略;提出调试阶段全波段监测蟹状星云脉冲星的优先观测计划;建议了用于望远镜调整期及早期试观测的单波束和多波束接收机,前者已投入试观测。
2014年,"天眼"反射面单元即将吊装,年近七旬南仁东坚持自己第一个上,亲自进行"小飞人"载人试验。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南仁东已罹患肺癌,并在手术中伤及声带。患病后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尽管身体不适合舟车劳顿,仍从北京飞赴贵州,亲眼见证了自己耗费22年心血的大科学工程落成。
20多年来,南仁东始终以超强的责任感来应对超负荷的工作量,癌症发病后仍然坚持工作。这在斯可克看来,是一种不惜以命相搏的悲壮。
FAST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一个“窗口”,让中国有了一个领先世界的机会。在这个机会面前,南仁东当仁不让,挑起了重担。在FAST,南仁东是最勤奋的人,基本没什么节假日,每天都要处理上百封工作邮件。他常给同事们算一笔账:“如果因为工作没做好,FAST停一天,就等于国家白扔了12万。”“这是一件没有退路的事,FAST立项后,南仁东多次和我提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说不敢有半点疏忽,项目做不好没办法交代。”共事多年的老同学,FAST工程顾问、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道。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 2018年9月20日,编号79694的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为"南仁东星"。。
南仁东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第一位获得由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他的名字与“中国天眼”已融为一体。他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称号!,南仁东20多年矢志追求、呕心沥血,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优秀科学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的“时代楷模”。
高世扬
高世扬(1931-2002),四川省崇庆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盐湖化学家,盐湖成盐元素化学奠基人。主要从事盐卤硼酸盐化学、硼酸盐水盐体系热力学非平衡态相图与溶液结构化学的研究以及盐湖资源开发应用和产品高值化研究工作。继承和发展了盐湖化学,形成了盐湖成盐元素无机化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盐卤硼酸盐化学研究方面具独创性。
高士扬的童年时代是正是日寇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疯狂施虐的悲惨年代,“科学救国”的梦想种子牢牢扎根在他心里。1950年,高世扬以优异的成绩跳级考入四川大学。1953年,由于国家对建设人才的需求,高世扬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此期间,他不断钻研“分析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等课程及英文专著,为他今后从事资源无机化学和盐溶液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57年,跟随柳大纲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工作的高世扬加入柳大纲组织领导的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从双脚踏上盐湖的那一天起,高世扬就开始执著地从事盐湖化学研究。
1965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和化工部盐湖化工研究所合并,正式在青海省西宁市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高世扬和老一代的盐湖科学家一起,投身于柴达木盆地的盐湖科研工作,并在硼酸盐溶液化学、成盐元素化学和无机晶须材料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高世扬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而是心甘情愿地投身到了热爱的盐湖事业,在高原扎下根来。
1983年,高世扬被评为“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刊登了他的先进事迹和大幅工作照片,《光明日报》还发表了题为《人生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社论,高度赞扬了高世扬把个人和事业融为一体的感情和精神。
他的主要研究成果“大柴旦盐湖调查,盐卤硼酸盐化学及综合利用基础研究”,获1989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重大奖项。1990年高世扬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专家,1991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1997年,高先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得益于恩师言传身教,高世扬日后也非常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关爱。他先后培养了四十余名硕士和十多名博士、博士后及高访学者,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青年一代盐湖学科的学术骨干。
2002年8月2日,高世扬因病逝世,享年71岁。
斯人已逝,高世扬先生奋斗一生、不畏艰苦的精神,却像那碧水下的盐花,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经受了困难与挫折的洗礼,成为了新一代盐湖人勇于探寻、敢于开拓的力量源泉。
柳大纲
柳大纲(1904-199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开创者、中国钾盐科技的奠基人。他毕生重视科学研究和工农业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化学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盐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04年,柳大纲出生于江苏仪征。在他青少年求学时,正值清廷、民国交替之际,政治腐败,生灵涂炭,民族的灾难萦绕于他心间,挥之不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他立身砥行的推动力。他立志走“科学救国”之路,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29年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开始献身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1946年,他被中央研究院选送出国深造,两年内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毕业后以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即行归国。
柳大纲早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他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学周一起从事紫外光区、远紫外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多原子分子研究的新时代。50年代初期,开始了我国最早进行的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系统研究。并试制出中国第一支使用无毒荧光材料的日光灯,使我国日光灯荧光材料工业达到了当时国际新型荧光材料的水平。他所做的这些研究及成果一开始就建立在无毒、价廉的新型日光灯荧光料基础上,这个基本体系沿用至今。
1954年,他把从国产原料制备无毒新型卤磷酸钙日光灯荧光料的整套工艺及分析控制、光学性能测定方法等的全部资料和技术移交给南京灯光厂,并由厂方派工程师到实验室学习,使之得到推广,为发展我国的日光灯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柳大纲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开发盐湖资源,填补了钾盐钾肥空白。柳大纲还是我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他多次说,科研必须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柳大纲是我国赴青藏高原进行盐湖系统考察的第一位著名化学家。经过柳大纲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中国找到了几个工业钾盐基地和远景区,从而用事实驳斥了外国专家曾认为的“中国贫钾、无钾资源可寻”的论断,揭开了我国自主研发、自行生产钾盐钾肥的序幕。现在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经过柳大纲的积极建议,并遵循柳大纲的建所指导思想与规划与建立的青海盐湖所,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也开创了我国盐湖科学和技术的新领域,形成中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开创了我国盐湖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积极倡导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重视方向之间、学科之间的结合与协作。柳大纲集研究、应用、开发、综合利用及盐湖产业化等形成的众多方面完整的思想充满了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为以后几十年的盐湖科研和生产实践所证实,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沿着柳大纲的思路向更新更高的发展方向努力。
柳大纲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年近六旬的柳大纲与同志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在“文革”期间,他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却依然惦念着研究开发青海盐湖资源。“七五”期间,国家计划建成年产20万吨的青海钾肥厂,柳大纲年过八旬,健康状况也急剧下降,仍然对此事十分关心重视,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
1984年,他找袁见齐院士商量,充分考虑到我国盐湖与国外盐湖的不同特点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性、艰巨性,起草了《关于大规模开采察尔汗钾资源急需进行的科研准备工作的建议》书呈国家计委,这些建议均被采纳,“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研究成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主要的课题还延续到“八五”和“九五”的攻关计划中,极大地促进了盐湖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奠定了科学基础。
柳大纲献身科学研究事业六十余载,始终把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他以陆游的“一生常耻为身谋”诗句作为人生准则和座右铭,心中装着事业,唯独没有自己,从不贪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耄耋之年,柳大纲先生仍以惊人的毅力不断向新的高度和广度开拓进取,为我国科学技术、为他所从事的科研事业不懈地努力奋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关心着祖国的科学事业,惦念着“西北盐湖要发展”和“要关心、培养年青人”。
1991年9月14日,柳大纲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7岁。
柳大纲为科学献身的执着精神和崇高的品德风范,在化学界、盐湖界无不知晓,被赞誉为“德高望重、科技楷模”“化学创新元老,盐湖开拓先驱”,他倡导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盐湖精神也鼓舞着每一个盐湖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
高由禧
高由禧(1920-2001)又名高逸,福建福清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气象学家。他是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高由禧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在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和中国气候方面有突出成果。
高由禧1944年获重庆中央大学气象专业学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48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东亚大气之运行》,根据当时为数不多的700hPa风向风速资料,他分析出东亚地区各月的流线图,论述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这项工作是开创性的。中国科学院在1954年编集1949年以前各学科代表性的论文时,将他这篇文章选进气象学一卷中。1958年为增加河西走廊的供水,高由禧带领工作人员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融冰化雪队奔赴祁连山进行人工化雪实验,并以兰州为基地成立了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在他主持下,进行融冰化雪,人工降水,土炮消雹,干热风的形成、预报等实验研究。
1959年高由禧在兰州组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所分所,他任副所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高由禧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72年他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被作为气象连并入兰州地震大队,他任业务处主任,立即开始对青藏高原的气象研究,同时积极筹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从1974年至1999年12月,他在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上,高由禧和大家一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把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组织起来,……这意味着中国科学的天空升起了一个新的更加光辉灿烂的星团”,高度的评价、殷切的希望,使他倍感责任重大。已过花甲之年的高由禧更加干劲十足。
1987年,在叶笃正教授的倡议下,由高由禧申请,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组织中国国内12个单位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 HEIFE试验由于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一开始就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成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计划(IGBP)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被列为国际水文和大气先行性试验(HAPEX)的第三个较大的国际性试验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后来高由禧创立的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1999年与兰州冰川冻土所、兰州沙漠所一起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6月24日,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以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简称西北研究院)。西北研究院成为我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如今的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集合了冰川、冻土、沙漠、高原生态、盐湖、油气地质等多个领域的科研人才,承担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任务,为国家解决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农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着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等。
高由禧是大气科学部分的总学术带头人,在所、室机构组建和调整、研究队伍建设和学科方向确定等方面,运筹帷幄。他珍惜人才,通过送出去培养(包括出国进修)和在本所培养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他自己就先后培养或合作培养了近30名博士及硕士生。
2001年3月3日17时39分,高由禧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据高由禧院士生前遗愿,丧事从简。
高先生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他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循循善诱,为他们创造了业务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而且也是一位在繁忙的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活动的斗士。高先生的一生始终密切关注国内外气象学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战斗在气象学科的前沿领域。他重视并提倡气象学的综合性研究。他强调气象学为农业、水利工程、国防建设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以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洞察力、高度的团队精神和毕生的辛勤劳动,为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蔡希陶
蔡希陶(1911年-1981年),浙江东阳人,原名中矩,字侃如,曾用名玄彭,以号行。蔡希陶是我国最早对云南植物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研究者。注重植物学的应用研究,对云南烟草、橡胶两大产业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参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其昆明植物园,并亲自领导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及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创建。
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蔡宅村。青年时酷爱文学,创作短篇小说《蒲公英》,受鲁迅称赞。因家贫难上高中,遂进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当练习生。1932年3月,蔡希陶便身怀胡所长亲笔信函,带着从社会上招聘的两名青年一起起程,踏上赴蛮瘴云南之途。受爱国心的驱使、事业心的鞭策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蔡希陶没有犹豫,孤身一人毅然前往。从此以后,蔡希陶就与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结了一生之缘,从事植物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为我国植物科学事业和为地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是云南植物王国的揭幕人。20世纪30年代以前,云南仍被视为危险之地,只有极少的植物学家冒险到云南个别地区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从1932年到1934年的三年期间,他们的足迹遍布云南各地,风餐露宿。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们采集了了众多珍贵的植物标本,其中有不少从未被鉴定的新物种,为静生生物调查所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此,蒙在云南植物王国的面纱就被揭开了,人们第一次见识这个植物宝库的真面目。
他是植物科研机构的奠基者。抗日战争期间,战火的连绵使得作为民间科研机构的静生生物调查所也岌岌可危。为了预留后路,胡先骕在1938年春天要求蔡希陶再次赴滇组织后方基地,筹建昆明工作站。从此,蔡希陶便移来眷属,在云南安家,成为云南以及后来中国科学院在云南两个植物科研机构的奠基人。从云南农林植物所的筹建到抗战后留守黑龙潭,不愿返回北平,苦撑至解放和从1951年筹建昆明植物园,到昆明植物所建立,又马不停蹄地到西双版纳筹建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前身),蔡希陶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上,以及进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他是资源开发的先驱者。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蔡希陶“立定要用植物学这门理论学科去为人民做一些有用工作的志愿”,以及要书写的另一类“立体文章”。在年轻时,他与俞德浚合译的《系统植物分类》和《农艺植物考源》等论著已反映了蔡希陶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而经过二三十年的科研实践,以及与吴征镒、裴鉴、曾呈奎合著的《植物资源学》(1961)则使他成为我国近代植物资源开发的先驱者。
在从事植物学的50年研究中,蔡希陶与他的同事们发掘、遴选、试验、推广了几十种重要经济植物,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直关注云南烟草的生产,1945年,他通过陈焕镛先生从美国引进优良烤烟品种“大金元”,并驯化成功。后开设烟草推广培训班和提供烤烟良种,使其成为云南发展烟草生产的当家品种,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十年代,他急国家所急,组织云南橡胶资源及其宜林地的考察研究,他提出滇南西双版纳是发展三叶橡胶的最适宜地方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而为在我国建设橡胶生产基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作为全国橡胶协作组成员于1982年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
此外,他领导科技人员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发掘和从国外引进了众多的重要药用、油料、香料和珍贵速生树种等经济植物,为我国热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资源及其发展技术。
在70年代,蔡希陶不顾在“文革”中所受到的严重摧残,又忘我地工作。为了解决当时我国对原产于热带地区的南药进口问题,他组织了砂仁、毕拔、千年健和血竭等国产南药资源的开发研究,并成功地研制了国产血竭,结束了被药圣李时珍誉为“活血圣药”血竭的一千多年的进口历史;为解决当时的能源供应问题,他领导了石油开采所急需的水基压裂液原料植物瓜尔豆的引种、栽培和加工的研究,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也在我国首先开展能源植物小桐子的栽培和油脂在手扶拖拉机的应用试验,获得成功,为该园后来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愿当科学道路的铺路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科技人才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要在那里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谈何容易!作为年已半百和在热带植物园中唯一研究员的蔡希陶,在他立志书写的“立体文章”中还包括了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常以“在西双版纳,一屁股坐下就能压倒三棵药草,一打开窗户就可找到研究课题”去激励年轻科技人员,而他那“愿当铺路石子”的动情语言则为年轻科技人员在科技上的攀登增强了信心。
他长年累月地在边陲农村的葫芦岛上与园里的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身体力行,除了利用晚上为年轻科技人员讲植物学课,开设英语和植物拉丁语培训班,以及抽空为年轻科技人员修改论文外,还经常带领他们到热带雨林科考、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也到试验地、实验室与他们一起做试验与测试,手把手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热带植物科学人才。
冯耀宗在《我的科学路上的引路人——蔡希陶老师》一文中写道:“蔡老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不断前进的引路人”。蔡希陶先生一生亲贤爱才,善于影响、培养和提携后学。他是尊重知识、培养人才的模范,他的伯乐精神感人至深。
蔡希陶先生的一生是创造性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也是富有成就的一生。他为“植物王国”——云南的植物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奉献科学”精神一直成为西双版纳“葫芦岛”人和昆明“元宝山”人的精神支柱。
也在他那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下,在他的学生中,有三名后来分别成为我国有名的植物生态学、民族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专家,他们也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四个独立研究机构的所长,为我国植物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杨澄中
杨澄中(1913年4月17日—1987年12月28日),江苏常州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建立中国自制的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倍加器;创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领导建成1.5米回旋加速器和第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系统;领导完成一批重要的热核材料轻核数据的测量任务;领导开创了中国重离子反应实验研究,为中国原子核物理的加速器技术培养了大批人才。
1913年4月17日,杨澄中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中学教师家庭。学生时代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讲师。1945年冬去英国留学,先后在莱斯特大学物理系和利物浦大学物理系就读研究生。
1949年完成了27Al、24Mg和31P的(d,p)和(d,α)反应的研究,于195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利物浦大学物理系讲师。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学者之一。
1951年,他放弃英国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事业,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又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物理组副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核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是杨澄中先生归国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基本状况。赤子归国,放弃了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任教的优厚待遇,毅然走向的是从零开始的祖国核事业。1951年,彼时的杨澄中已过而立之年,38岁,凭借“原子核削裂反应”的博士毕业论文在学界备受赞扬与推崇,带着一身学成的本领,怀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提着自费购置的珍贵科研仪器和材料,坚定地踏上了回国的船。
在杨澄中的领导下,研制了用于核物理实验的多种类型的粒子探测器,如蒽晶体和Nal(T1)晶体、气体计数器和裂变电离室等。研制了一批核电子学线路,如线性放大器、高压稳定电源和脉冲甄别器等。用这些装备和自制的仪器设备,杨澄中带领科技人员在兰州开展了轻核反应和快中子物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958年近代物理研究所从前苏联引进1.5米回旋加速器,成立了613工程处。到1960年末,加速器主要部件刚安装好,前苏联政府就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带走了设汁图纸和资料,并停止供应未到货的设备。这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在上级领导支持下,杨澄中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克服重重困难,使1.5米回旋加速器于1963年5月建成出束,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回旋加速器, 它的建成为中国的原子核物理研究创造了重要的实验条件。
1962年,上级决定兰州物理研究室和613工程处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在兰州7年多的艰苦创业,到1965年, 一个包括加速器科学技术、实验核物理、理论核物理、核化学、核电子学和核辐射探测器等门类齐全的原子核物理综合性研究所在祖国的大西北已初具规模。
1965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受了二机部下达的与氢弹研制有关的两项主要热核材料的核数据测量任务。在杨澄中的精心组织和亲自参加下,集中了全所的主要科技力量,建立了五个实验组进行攻关,不仅利用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已有的设备,而且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还专门建造了一台50 kV离子源和一台150 kV高压倍加器。
该项工作进行得最紧张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受到干扰,但杨澄中等一直坚持进行研究工作。经过全所科技人员5年艰苦努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两项任务的完成,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提供了自己的实验数据,并检验了国外文献上相应的测量数据,澄清了某些分歧。从数据测量结果和测量技术水平看,这两项研究分别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二机部的高度评价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70年代,重离子物理发展成为国际上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1970年,近代物理研究所把1.5米回旋加速器改装成为能够加速碳、氮、氧的重离子加速器,合成了三种超钚元素的同位素。其后,从1973年至1984年,杨澄中领导全所科技人员,开展了大质量转移、轻粒子发射等7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得到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1974年,杨澄中通过对12C十209Bi反应测量数据的系统分析,肯定了重离子反应中的8Be大质量转移反应机制。该成果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为了使中国的重离子物理研究尽快走向国际核物理研究的前沿,杨澄中等人在1972年向二机部和国家科委提出在兰州建造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HIRFL)的建议,并主持和亲自参加了它的概念性设计和立项论证。1976年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HIRFL的建造计划—7611工程。从那时起,杨澄中为HIRFL的设计和建造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他调兵遣将,对全所科技科力量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组合, 亲自主持决定了加速器的主要参数,并以他深厚的学识,对HIRFL的设计进行指导。
年近七旬时,杨澄中还坚持带领年轻人出国考察、全国上下和大江南北跑加工。甚至当他生病住院时,躺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HIRFL设计建造中遇到的难题。
他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甘肃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和甘肃省科协副主席。197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数理化学部核学科组组长。他是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杨先生扑身科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先生病倒前的一年内已常感腰酸,只是忍着,忙于工作也不看病。直到支撑不住,才住进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从透视照片看,他体内的骨头已被病瘤侵蚀而满布小孔。杨先生重病住院期间,还全面地分析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多年来积累的重离子物理实验数据,总结了研究经验;多次为研究生和本所主要业务骨干讲课,在病榻上与研究生交谈;义务给医护人员教英语……
1987年12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杨澄中在兰州逝世,终年74岁。
王大珩
王大珩(Wang Daheng, 1915.2.26─2011.7.21.) ,男,1915年生,中国江苏省吴县人,中共党员。光学专家,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863”计划提出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从无到有,如今已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浸透了一位老人的心血。他就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王大珩。
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攻读应用光学。当时的中国,仅有一个只能制造简单望远镜和低倍显微镜的破旧工厂。 1948年,王大珩从英国回到尚未解放的上海。后来在其老师、科学家吴有训的邀请下,来到已经解放的大连,在大连大学任应用物理系主任,后来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2年,仪器馆在长春正式建成,之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被任命为馆长、所长。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急需大量的科学仪器,可是,要制造精密科学仪器,必须得拿出制造它的材料——光学玻璃。于是他带领大家从制造自己的光学玻璃做起。1953年12月,是中国光学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长春仪器馆熔炼出了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的历史,也为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揭开了发展的序幕。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巩固国防,中国需要铸造自己的核盾牌。王大珩又一次在危难之际挑起集技术光学、机械与精密机械仪器制造、光学材料、导航、红外物理等众多学科于一身的重任。为研制试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测试工作必须跟上。王大珩利用长春光机所具有的技术优势,采用以高速摄影机和测量光冲量的途径,作为获取核爆炸后的部分性能信息的措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提交出了合格的光学测量仪器。1964年10月16 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光学测试仪器在试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迈开了发展宇宙空间技术的步伐,同时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观测相机,既要能经得起发射时的震颤,还不能进行调整,要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他同事们的肩上。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两种相机同时问世,伴着“东方红一号”卫星飞上天空。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地球村的全貌。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成功。“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而他们使用的先进“武器”之一,就是王大珩率领的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光学设备。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承担起船用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仪的研制任务。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循,一切靠中国人自己的创造性。总设计师王大珩指导研制人员多次出海进行光学设备的实验,特别在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中,长春光机所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等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
由于王大珩在我国光学科研中作出的突出贡献,1980年,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他研制的“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在中国科学家中,王大珩先生和钱学森先生一样,是可以归为思想家的人物。思想家是科学家中的最高层次。学术界中常说,王大珩不仅是一名光学科学家,更是一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因为他为国家提出了太多的建议。
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大珩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主任。职能转变后,他更加重视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的作用。建言形成“863”计划, 建言成立中国工程院,是王大珩的重要贡献。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王大珩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在工程院的发展中继续倾注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大力倡导加强高等光学和光学工程教育,不仅创办了长春光机学院,还扶植建立了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的光学仪器专业,为我国光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专业目录调整,王老亲自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写信,要求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并得到批准。
他心系空天,满怀爱国热忱,以振兴航空工业为己任,认为不能在大飞机的发展中“受制于人”,尽自己的力量,敦促“大飞机”在中国立项。他还非常重视全民科普教育。为提高大众对光学及其应用的认识,2007年8月,王大珩等四位院士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的建议”,三天后即得到总理批复,目前该馆已经在长春建设完成,将在光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王大珩有自己的价值观。他说:“我做事并不是要得什么奖。最关键的,是我要在科学上起什么作用,作什么贡献。”他说,“精神很重要,必须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摆正。”
王大珩学识渊博,却习惯于平等地与同事们、学生们讨论问题;他既进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且常以远瞻的目光向构架提出重大的科学发展建议;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识、超迈的胸襟、务实的精神和儒雅的风度,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光学事业。
王德宝
王德宝(1918.5.7-2002.11.1),出生于江苏泰兴。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中国生产核苷酸类助鲜剂的创始人,领导并参加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力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研究。
王德宝院士是中国生化学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 上海生化所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任国际著名的《分析化学》编委, 1979 年和1981 年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5 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授予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并被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学者会会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王德宝院士在美国学习和工作7 年中, 先后发现了胞苷脱氨酶等6 种新酶, 在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杂志》、《美国化学会志》等上发表了14 篇研究论文, 这些工作成果后来被收入著名生物化学工具书《酶学方法》。
一九四〇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后,留校任助教。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以优异成绩,得到了公费赴美留学的机会。一九五一年,王德宝在美国西保留地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从当地《华侨日报》上看到“祖国血药科学”的消息,决心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毅然决定回国1951年9月,王德宝决定回国工作,不料轮船行至檀香山后遭到美国政府阻挠,滞留檀香山。为了维持生活和研究工作,他又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职,和NOKaplan一起解决了辅酶A中第三个磷酸根的位置,并发表了直接从辅酶Ⅰ制备辅酶Ⅱ的酶促法。当时辅酶Ⅱ的价格非常昂贵,酶促方法生产辅酶Ⅱ的论文发表后,为世界各大药厂采用,辅酶Ⅱ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酶促法几十年一直被采用。
1954年底,王德宝回到祖国,分配到上海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创建了核酸研究组。1958年生理生化研究所划分为生理所和生物化学所两个研究所,王德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室。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核酸的研究工作,世界有名望的实验室都把重点集中在tRNA(或称sRNA)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的研究方面,这个领域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在国家、研究所、研究室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王德宝带领同仁开展了对tRNA的分离、纯化、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研究工作。他们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努力攀登,做出了有国际水平的工作,发表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会议录》第27卷第6期和1968年美国《核酸研究和分子生物学进展》第8卷中都曾对他们的工作做了长篇介绍和高度评价,在《中国近期的核酸研究》一文中写道:“上海王氏小组在核糖核酸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和西方科学界同样的水平。
王德宝院士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研究工作具体的业务领导者。1981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一个与天然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有完全相同组成和结构、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转移核糖核酸, 这是我国继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后, 在生命科学史上竖起的又一座里程碑。在此过程中, 王德宝院士先后任合成组组长、指挥组组长, 在制定与落实重大合成路线和方案以及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 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代宗师, 桃李芬芳, 王德宝院士十分重视培养我国的核酸研究与教学人才, 我国第一部《核酸》讲义、第一部核酸专著《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我国第一部核糖核酸专著《转移核糖核酸—结构、功能与人工合成》,该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其它多项国家图书奖,。这些书在我国生化教学和研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德宝院士热爱祖国, 淡泊名利, 知识渊博, 治学严谨, 他辉煌的一生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德宝院士的风范永存, 并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顾知微
顾知微(1918年5月10日—2011年3月19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地层学家、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家。他拓展了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综合研究并奠定了基础。运用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在中生代地层分布区寻找富铁矿及探查煤、油等取得成果。
顾知微先生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9月进入云南省地质调查所工作,1944年赴重庆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任技佐、技士。新中国成立后,以满腔热情投入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急需的煤田地质工作,1950年至1955年,由地质部借调,开展华北煤田地质调查,任工程师。1951年5月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80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上世纪50年代,顾知微先生在松辽盆地的形成、地层划分与对比、古生物及沉积环境与生油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为大庆油田的勘查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线索。1982年,作为“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59年,顾知微先生首次对我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进行系统总结,《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作为“中国各纪地层总结”系列专著之一,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顾知微先生是我国双壳类(瓣鳃类)化石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更是非海相双壳类研究的主要奠基人。自1960年初开始,他领导了中国双壳类化石的系统整理和厘定工作,出版专著《中国的瓣鳃类化石》,并作为“中国各门类化石”系列成果之一。该系列成果于198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顾知微先生十分重视我国东部地区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及地质演化的研究,他是著名的“热河动物群”的命名者,也是相关地层的最早研究者之一。
顾知微先生为我国非海相地层和双壳类化石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探索非海相双壳类的起源与发展、划分对比非海相中生代地层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探查能源及矿产资源形成规律、论证中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旋回及其与矿产形成的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并且在科研、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顾知微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0名,为全国石油、地质、煤炭和高校等系统指导和培养双壳类研究人员30余名,指导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学同事11人。他们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顾知微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在开创我国非海相中生代双壳类和地层研究的领域里踏实工作,取得成绩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和精神促使他在科研领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成为杰出的地层古生物学家。
顾知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在他的治学过程和生活中更处处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他在学生时代就受到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投身于救国救亡的运动当中。在大学专业选择上,也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前夕,他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支援渡江战役,做出了一位爱国青年应有的贡献,并于1949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他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置于首位,不断投身于国家最急需的研究领域和地区,甚至不惜改变自己已初有建树的研究方向。
顾知微1984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顾知微先生是我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学术带头人,我国非海相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还曾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地层委员会侏罗系组组长,国际地层委员会侏罗系分会、白垩系分会通讯委员等职。把毕生精力投入地质古生物学研究,为我国的地质古生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应崇福
应崇福(1918-2011),浙江宁波人,超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主要从事超声学研究,在超声在固体中的散射、超声压电器换能器的行为,以及压电晶体中、地层中和人体软组织中的超声传播、功率超声、激光超声、声空化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应崇福1918年生于浙江宁波,家境小康,幼年随家辗转,最终定居湖北武汉。于1936年升入华中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就读于华中大学物理专业的应崇福随校迁往云南大理。国难当头,19岁的血气少年亦想投笔从戎。华中大学毕业留校后,他考取了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苦读三载,于1945年获物理学硕士学位。抗战胜利之后,在卞彭教授帮助下,应崇福于1948年赴美国布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电子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应崇福谢绝导师的挽留,着手准备回国。后因抗美援朝战役的打响,让中美关系雪上加霜,美国移民局开始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随着朝鲜战争结束,1955年11月底,应崇福终于踏上回国的旅途。
回国不久,应崇福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晶体组工作。当时国内对他发现国内对超声还知之甚少。此时国家正在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应崇福为超声学在规划中争取到了应有的位置。为落实规划,国家决定为重点发展的新学科组建一批研究机构。应崇福于1956年9月被调入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委会,负责超声学科的工作。应崇福把自己在苏联参观见到的以及书上看来的超声波的种种应用做了一个盘点,拟定了几十个项目,很快赶制出一台超声加工机。就这样,新成果不断被创造出来,人们工作热情都很高,经常吃在实验室、睡在实验室,不分昼夜地拼命赶工。终于在国庆大献礼中,让应崇福带领的超声室献礼30余项,是当时电子所献礼最多的研究室。
然而,北京从1960年3月起陷入到对超声波的狂热之中。这场所谓的“超声运动”——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让应崇福及超声波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各行各业的人们干劲冲天,加班加点参与各种“土超声”的制作与推广使用。很快,作为保守分子的典型,他被从超声室主任的位置上赶了下来,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靠边站了。这使他的很多工作不得不停顿下来,这一停就是1年多。1961年年底,超声运动风潮落定,应崇福恢复了超声室主任的职位。超声波被贬得一文不值,为了转变人们对超声的印象,应崇福又写了一篇介绍超声与超声学的文章投给《人民日报》,更加详细地阐述了相关的基本知识。这也基本上是他为超声工作改善舆论环境所能做的最佳选择。当时有些领导也对超声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中科院领导指示电子所,要在3年内完成两个超声应用项目,证明超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崇福带领全室人员刻苦攻关,超额完成科学院交给的任务,证明了超声研究在工业生产上的价值。
应崇福于1979年出任中科院声学所副所长兼超声室主任。他并不缠绵于过去的不幸,也不自得于今天的地位,他想的是如何尽快让超声室动起来。就像当初回国之初一样,这次也要从头开始,只是这一次的工作要求更高,视野要更广。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他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在固体超声传播与散射、检测用超声压电换能器、功率超声、声表面波技术、激光超声、声空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在学会建设、期刊主办、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他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3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应崇福并没有功成身退,他仍然天天准时上班,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关心每个课题组的进展,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撰写各种报告。他年过八旬以后,仍然在努力跳出以往研究的圈子,探索全新的领域。2004年4月,应崇福院士提出“声空化工程”的概念。2006年,他应邀在全国声学会议上做了“声空化工程”问题的大会报告。2009年,他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杂志上。2010年8月,声空化工程又取得重要突破。
2010年,92岁高龄的应崇福,出席云南腾冲召开的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并作了相关报告。会议结束后,应崇福回到北京就住进了医院。从此身体时好时坏,一直住院治疗,直到2011年6月30日晚,病情突然恶化。至此,他燃尽了生命之烛,以自己的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中国超声事业的从无到有,应崇福院士的一生留给我们的太多......从一名勤学奋进的青年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应崇福把他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所钟爱的超声事业,也实现了自己励志报国的承诺。他的科学精神和方法也对他的学生和广大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谷超豪
谷超豪(1926-2012),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谷超豪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数学家,专长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谷超豪进入温州中学。温州中学后来汇集了不少回乡的大学老师,这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其打下了坚实而全面的知识基础。1943年秋天,谷超豪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后成为苏步青的得意弟子,开始了大学生活。1952年,谷超豪随苏步青、陈建功两位先生来到上海复旦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陈传璋的助手,讲授高级微积分。1957年,谷超豪以副教授身份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1959年6月5日通过答辩。由于其成绩突出,29位答辩委员一致同意谷超豪跳过副博士阶段,直接授予他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他是截止当时莫斯科大学唯一的中国博士;同年7月,谷超豪回国并建立双曲守恒律讨论班,任微分方程教研组主任,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晋升为教授。1962年8月,受聘任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组组员;同年10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1974年6月,杨振宁到复旦大学作规范场理论报告并建议进行共同研究。在报告会上,谷超豪等数学系、物理系的教师做出了热烈反响,使杨振宁认识到复旦的数学家们不仅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还有对现代物理学问题的深入了解。复旦方面成立了由谷超豪任组长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始了共同研究。几天后,谷超豪和胡和生就对规范场的数学结构获得了两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最早证明了杨-米尔斯(Mills)方程的初始问题的局部解的存在性,又弄清了无源规范场和爱因斯坦引力论的某些联系和区别。其后,小组又陆续做出新的成果,发表了《规范场理论若干问题》的论文.这以后,杨振宁又两次来复旦合作研究,都取到了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使杨十分高兴,一再热情地向谷超豪发出赴美研究的邀请。当春风重新吹绿祖国大地的时候,谷超豪已是五十岁人了.仗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上的进取精神,他很快便在数学的几个研究领域接连取得了新的国际领先的成果,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瞩目。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难度很高,甚至被认为是“属于下一世纪”的问题。
1977年,谷超豪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在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马里兰大学,谷超豪就偏微分方程和规范场的数学结构用英语作了四次学术报告,受到听讲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欢迎。1978年8月,他发起并组织在四川峨眉山举办的“全国现代偏微分算子学术会议”;同年9月,谷超豪任复旦大学数学系主任。1982年1月,谷超豪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4年8月,任复旦大学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9月,兼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首任院长。1986年6月,他辞去复旦大学副校长职务;同年9月,受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数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同年10月,谷超豪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2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同年4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9年8月19日,谷超豪担任温州大学校长。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6月24日,谷超豪在上海病逝,享年86岁。
纵观谷超豪的一生,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解决杨-米尔斯方程的Cauchy问题、开创波映照的研究、解决Minkowski空间中极值曲面的构作问题,也培养除了一大批后继的学者,谷超豪生前共培养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有陈恕行教授在内、涉及多个研究分支的一支充满活力、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多位在数学界崭露头角,成为中国数学界的骨干,直接指导的博士生中有2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此外,如李大潜、洪家兴、穆穆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都是谷超豪的学生。对中国当代数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蒋新松
蒋新松(1931-1997),男,江苏省江阴人。原沈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63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共党员。提出、组织并直接负责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及产品系列化工作,负责组织研制工业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创建了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和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参加制订了"863"计划,担任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蒋新松出生贫寒,正读高中一年级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当纱厂做学徒。直到1948年因工厂解雇工人,他才回家,在亲友支持下又重返南菁中学,以优异成绩读完高中,考取交通大学电机系。大一刚读完,蒋新松就被学校选中参加华东地区留苏预备生统考录取。他到北京留苏预备部刻苦学习准备。1956年夏末,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他拿到了工企专业毕业证书,并如愿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北京)工作,在屠善澄领导的小组负责数字计算机存储器研究。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他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被下放农村劳动。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研究和将来为国家效力及实现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在天津东亚毛纺厂、石景山钢铁厂、兰州炼油厂等多项工业自动化工程中显露头角,做出过贡献。1965年他被调到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后改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工作,利用靠边站的十年时间在鞍钢工业自动化现场做出了突出成就。
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他就被指定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规划会,作为自动化学科规划主要执笔者,任室主任。1980年开始,蒋新松担任沈阳自动化所所长,走上领导岗位,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在开拓我国机器人学研究和产业化建设,在领导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自动化领域工作,在领导沈阳自动化所取得重大成就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逐步成为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专家。蒋新松主编撰写了《机器人学导论》专著及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创办了中国自动化学会刊物《信息与控制》和《机器人》杂志,并担任主编。
由于他对中国自动化技术跻身世界行列做出了重大成就和杰出贡献,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工程院首批颁发的“中国工程科技奖”等奖励,先后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并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机器人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协会副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生产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他对事业孜孜以求,疏于自己健康,于1997年3月突发心脏病,3月30日经抢救无效在沈阳逝世。
蒋新松,作为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战略科学家,他在机器人研制、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曾经说过:“生命总是有限的,但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夙愿。只讲生命的质量,不求生命长短的数量,活着干,死了算!”这是何等豪迈的共产党人的人生誓言。
陆熙炎
陆熙炎,1928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与铀萃取剂的研究,实现了中国第一个萃取剂P-204的工业化生产,为中国原子能工业做出了贡献;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所取得的多项出色研究成果,从而使他在这一领域跻身于国际前沿。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凭借扎实的基础、敏锐的眼光、踏实的作风,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迄今为止,他在国内、国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并被国际均相催化会议选为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国际著名有机化学杂志《Tetrahedron》选他为编委会顾问委员。
50年代初,陆熙炎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有机所,在汪猷教授的领导下,从事抗生素和糖类等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在国内,是他首次从低浓度的发酵液中分离出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为中国抗生素工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是中国较早从事碳水化合物研究的工作者之一。50年代末,由于原子能工业的需要,他参与了铀萃取剂的研究,实现了中国第一个萃取剂P-204的工业化生产,并亲临一线,为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70年代开始,国际上崛起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旨在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OMCOS)。陆熙炎敏锐地观察到这将是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学科,遂毅然转入这一领域。由于他有糖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的知识基础,他果断地决定,利用金属有机化学的反应来发展有机合成的方法学(Organometallics Directed Towards Organic Synthesis,OMCOS)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经过近20年的辛勤耕耘,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元反应的研究出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有机合成反应,再反过来加深和提高对基元反应的认识。他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络合物作用下烯丙基碳—氧杂原子键的断裂规律,发展了一些有合成价值的反应;发现了炔烃的异构化规律,提出了从炔烃原子经济性地、高产率地制备共轭双烯烃的方法;开创性地研究了炔酸烯丙酯衍生物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的环化反应,并研究了成环反应的立体化学,发展了立体选择性地合成自然界中最为广泛存在的、具有多种多样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γ-丁内酯的方法,这一方法成为迄今为止合成这类天然产物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
另外,他还研究了亲核试剂对贫电子炔烃的反应,发展了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合成(Z)一式烯烃衍生物的方法,以及三价膦催化下的[3+2]环加成合成环戊烯衍生物的反应等。他的这些出色的研究成果,使他能够在这一领域跻身国际前沿,并得到了同行的承认和尊重,为中国有机化学界和他本人赢得了声誉。
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盛名之下的陆熙炎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认真负责地培养年轻人。他认为科研要创新,创新应来自工作的积累,是从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而不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凭着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独到的见解,他认真地指导每一位研究生。正是由于他言传身教的作用,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在他培养的12位博士中,已有3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3位获优秀奖。
陆熙炎院士在近七十年的有机化学探索道路中不忘初心,毕力躬行,为中国原子能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如今,年近古稀的陆熙炎宝刀未老、雄心依旧。这位不计名利、不患得失、直言快语、嫉恶如仇而又宽宏大度、与人为善的著名有机化学家,正带领他的课题组,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走向辉煌!
赵忠贤
赵忠贤,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物理学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赵忠贤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参与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2017年1月9日,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3月31日,赵忠贤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1941年1月,赵忠贤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1959年,赵忠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贤学的是低温物理,他的老师是著名物理学家张宗燧。来学校作报告的,有陈毅这样的领导,也有钱三强这样的科学家。当时的赵忠贤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老老实实学习,将来为国家作贡献,“做学术带头人这种事从没想过”。
1964年,赵忠贤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很快成为所里重点培养的青年人才,跟随洪朝生先生做超导研究。1973年,赵忠贤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世界超导研究的最前沿。回国后,他提出要“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1977年,赵忠贤在《物理》杂志上撰文阐述自己的看法,支持对国际广泛认同的麦克米兰极限提出挑战的那一派观点。在当时很多人看来,他的思想太大胆了,但此后40多年的科学理论发展一再证明,他是对的。1986年他组织团队,开始研究铜氧化物超导体。赵忠贤坚定认定,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未来必将有重大突破。他带领团队顶着“难出成果”的压力坚持高温超导研究,无数次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正因有久坐“冷板凳”的深厚积累,才有后来发现铁基超导体的爆发。2014年初,赵忠贤等凭借铁基高温超导研究再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1月9日,赵忠贤走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50多年前,年轻的赵忠贤被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赵忠贤院士不忘初心,坚守科研,不怕失败,不断创新,不断尝试,在超导研究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年过古稀的赵忠贤已经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高温超导研究人才,中国的高温超导走在了世界前列。人类认识超导现象仅有百余年历史,这也是超导的材料、理论、应用突飞猛进的一百多年。在不远的将来,如赵忠贤院士这样的超导研究者,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可喜成果。
李 强
李强(1905 - 1996 )科学院院士、经济专家、国务院顾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外贸部长。他年仅25岁就制造新中国第一台对自主研发的电台,26岁成为全苏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34岁制成我军军史上自己制造的第一支步枪,1944年年仅39岁就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院长,1955年成为新中国首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里为外贸和推动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1905年9月26日,李强诞生在邻近上海的常熟虞山脚下尚湖边上的一个大家族中。年少的李强便励志救国图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五卅运动中,李强作为上海学联执行委员,积极投身革命洪流。在罢工、罢课、罢市的高潮时刻,经上海大学郭伯和介绍,李强于1925年6月10日加入中国共青团。1925年的8月,经中共上海曹家渡支部书记陈竹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组织和活动,历任共青团上海浦东区部委书记、中共常熟特别支部书记,为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927年11月,由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特科在上海建立,特科下设四个科,分别负责总务、情报、保卫、通讯等工作,李强任通讯科科长。由于单纯依靠地下交通员传递情报或指示的方法,已跟不上斗争发展的需要,而国民党政府对无线电器材,特别是收发报机控制得非常严格,因此筹建秘密无线电台就成为我党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1928年10月的一天,周恩来庄重地将无线电台的研制工作交给了通讯科长李强。又将学习无线报务的任务交给了时任上海法租界地方党支部书记的张沈川,从此,他们二人就成为了中共无线电台的创始人。
1929年底,李强带上由自己和张沈川共同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报务员黄尚英,奉命到香港九龙建立第二个秘密无线电台。次年1月,沪港两地通报成功,成为中共自己制造的第一对通报电台。1932年,中共中央的声音已能通过秘密电台及时传达到全国各大根据地,对领导各地的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初春,抗战的号角将远在苏联的无线电专家李强召回到革命圣地延安,先是担任军工局和无线电局的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
1941年升任局长,在这里他为人民兵工事业奋斗了9年。军工局创建伊始,一穷二白,困难重重。李强相信“事在人为”,既搞基础建设,又搞调查研究。经过一年时间的艰苦拼搏,延安的军工企业已初具雏形。1939年4月25日生产出陕甘宁边区第一支七九步枪,又名“无名氏马步枪”,这也是我军军工史上自己制造的第一支步枪。在1939年至1943年的五年中,李强领导下的军工企业生产了急需的各类武器,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加快推进夺取抗战胜利的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1944年6月,作为延安军工局局长的李强又接受了一项新任务:兼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他是继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之后的第四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延安自然科学院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共培养了五百余名科技干部,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及后来夺取全国的胜利、建设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31年,李强被周恩来安排去了莫斯科学习,经过在苏联一年多的研究,发表了无线电科学论文《发信菱形天线》,在苏联无线电界引起震动,被苏联政府提升为研究员,同时也列为苏联七位最高无线电专家之一,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之中。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李强公式”。1951年,《发信菱形天线》论文在中国用中文发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成立大会上,李强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这个身份使李强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院士部长之一。
1952年8月,李强被任命为外贸部副部长兼驻苏联大使馆商务参赞,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9年的外贸工作。在这29年里,先是经历了中苏关系的大起大落,他既是苏联援华156个建设项目的见证人和执行者,为大规模引进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设备,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又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技术专家和技术资料,而奉命与对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保护国家利益,减少国家损失而竭尽全力。1996年9月29日,李强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李强院士不仅是革命家,而且是科学家和经济专家,是一位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在科研领域、军工生产领域、广播电讯领域和外经贸领域都做了奠基性或开创性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中共中央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赵洪璋
赵洪璋(1918.6.1-1994.2.7),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重视性状形成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的相互关系,在育种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以精取胜的选择技术,先后育成以“碧蚂1号”、“丰产3号”和“矮丰3号”为代表的几批优良小麦品种,其中“碧蚂1号”年最大种植面积达9000万亩,“矮丰3号”的育成推动了矮化育种的发展,为中国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赵洪璋1918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淇县的一个农民家庭。6岁上小学,12岁到安阳读初中,18岁高中毕业。1936年在“开发大西北”的呼声中,考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内迁院校中一部分专业于1938年与该校合并成立西北农学院。在家乡沦陷、中断了生活来源的情况下,赵洪璋靠“战区学生贷金”修完了学业。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分配到陕西大荔农事试验站工作。1942年,被时任农艺系兼农场主任的沈学年教授调回学校任教。1955年,年仅37岁还是副教授的赵洪璋当选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赵洪璋院士于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担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全国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全国和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获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推广优秀教师、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等多项奖项和荣誉。
赵洪璋院士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灿烂篇章。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四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良小麦品种,推动小麦生产连续上了四个台阶。其中“碧蚂1号”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最成功的范例,1959年推广种植面积9000余万亩,创下了我国迄今为止一个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困难时期,赵洪璋培育的“碧蚂1号”,实现了我国小麦粮食生产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成立献了一份厚礼,从根本上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贡献,获得了“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美誉。毛泽东主席10次接见他,并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洪璋院士在小麦育种研究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宝贵学术成果。在长期的小麦育种实践中,他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一格、精湛实用的小麦杂交育种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我国小麦生产中的关键性难题。他主笔的《陕西小麦》,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经典的研究论著之一;他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作物育种学》和发表的数十篇研究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成果为小麦育种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赵洪璋院士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崇高的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典范。赵洪璋院士的育种事业,功在千秋,利在人民。他创造的众多“第一”,铸就了我国小麦杂交育种领域的一座座丰碑,是当之无愧的小麦杂交育种领域一代宗师,是农业科教战线的大师巨匠。赵洪璋院士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生动诠释了不忘初心、扎根杨凌,为开创中国农业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何泽慧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州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何泽慧从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高中毕业,随同学前往上海考大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因为铀核“三分裂”现象是何泽慧首先发现,所以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满怀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新中国成立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称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她倡导和全力支持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山乳胶室使中国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生产核乳胶的国家之一,推动了中国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关心中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从2005年起,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去看望何泽慧老人,给予她高度评价。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院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在开明进步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自小培养了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立下了献身科学的志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把爱国深情全部倾注在对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自觉奉献之中。她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为原子能事业在中国生根而努力奋斗,忘我工作。在完成国家重要任务中,她发扬了主动服务,甘当配角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置名利于度外。
在科学研究中,她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同时表现出思想上的活跃和开放,不为书本或前人的框框所束缚。她尊重客观事实,善于从实验现象中捕捉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无论在研究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或是发现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过程中,都充分地反映出她所具备的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在科学实验中不放过任何一点异常迹象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新现象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的本领。她曾经用“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八个字精辟地总结了自己数十年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体会。
何泽慧一贯倡导尽量利用简单的实验条件做出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她先后开拓和推动的核乳胶及固体核径迹探测技术领域,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宇宙线以及高能天体物理等研究方向,无一不贯彻了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精神。她所坚持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俭朴美德,而且充分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积极思想。
她满腔热情地培养扶植后学,甘当人梯,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不止一代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原子核科学事业各个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何泽慧个人生活极其简朴。她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地位上。平易谦虚,没有一点架子。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亮可见。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何泽慧女士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