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为了帮助引导大家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国情,思考能做事情与应发挥的作用,影像室和声学室工会以集体观看扶贫献礼片《我和我的家乡》为切入点,开展研讨和探访。
影片讲述了《我和我的家乡》以《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和《神笔马亮》五个故事,展示了农村医保,山村基础建设,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和特色乡村建设中的点点滴滴,书写了全国东南西北中,全体中国人民群策群力,奋勇争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故事,在带给大家欢笑的同时,也让大家有所感悟。
观影之后,工会组织大家前往石帆村调研,经过与村民的走访交流,了解到石帆村原意是实帆的意思,最早因靠近太湖渔民较多。在2000年左右,因为环湖景观带的打造,加上休渔禁捕,大部分村民弃船上岸,改种苗木水稻等农作物,小村也于19年12月底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现在,由于太湖大道延伸线以及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修通通车,加上政府对房屋和村集体道路进行了规划和修缮,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加上靠近太湖度假区,空气风景都不错,不少村民有了做做农家乐和特色民宿的想法,也希望石帆村以后能成为特色样板的示范村。
大家还通过网络连线,与《我和我的家乡》中《回乡之路》版块的导演俞白眉进行交流,俞白眉分享了拍摄过程中的感受与趣事,其中最令大家感慨的是,俞白眉说,拍摄工作遇到的一大困难没有合适的、黄沙漫天的场地,电影种树绿化的那片沙漠“其实现在是一片展示区”,镜头稍微往旁边一摆就是城市高楼,绿树成荫,因此只能是在后期制作时用CG技术把场景复制再延伸,避免镜头穿帮。为了模拟沙尘暴,只能用鼓风机吹木屑营造出黄沙漫天的景象。毛乌素沙漠曾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经过不懈努力,毛乌素地区林木覆盖率0.9%提高到34.8%,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最后一片未被治理的沙地,也建设成了纪念基地,以便于让更多人看到那段艰苦治沙的过去。
最后,大家纷纷表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幸福生活是通过一代一代人,辛勤奋斗出来的,所以扶贫先扶志,无志难以持之以恒。扶贫必扶智,在经验与科学的指导下,会干巧干,特色差异化发展,能够帮助村民生活更上一层楼。

